您的位置:  首页 > 市县传真 > 正文

种菇能手巧用秸秆生金

2024-11-27 09:23 作者: 廖艳霞 刘玉欢 来源: 6202 次阅读

“我用废弃秸秆种赤松茸6年了,今年的菌丝长得最好。”11月13日,看着长势喜人的菌丝,湘潭绿旺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冯美军和妻子冯军霞笑得合不拢嘴。

冯美军和冯军霞是湘潭市岳塘区荷塘街道竹埠村有名的种菇能手。他们从2001年开始,就开始尝试用湘莲壳、棉籽壳种平菇,用“秸秆+牛粪”种鸡腿菇和双孢蘑菇,用纯秸秆种草菇和赤松茸,几乎市面上能见到的菇类都种过。至今,他们已专业种植各类食用菌及当季蔬菜20余年。

“通过摸索实践,我发现秸秆最适合种植鸡腿菇、双孢蘑菇、草菇、赤松茸4个品种。可惜村上仅有200多亩农田,秸秆越来越难收了。”最终,冯美军只保留生命力顽强、易管理的赤松茸和平菇两个品种。

每年秋收时节,冯美军和妻子都忙着给菌种接种、制作菌包。他们请人将秸秆收回家,将秸秆与木屑、谷壳一起发酵近一个月后再铺到农田里,然后放入两层赤松茸菌种,铺上土,再盖上一层秸秆。“菌类最怕太阳直晒,秸秆可防晒、保湿、保温。铺入两层菌种,发菌快、感染少。”冯美军研究蘑菇种植20多年,对它们的习性了然于胸。

今年,夫妻俩种植了3亩赤松茸,消纳了30多亩田的秸秆。这批赤松茸将于本月底上市,亩产可达2000公斤产期可持续到来年5月,预计产值将达10万余元。

冯美军还将种完蘑菇的废料当成有机肥,用来种植瓜果蔬菜,可减少约60%的用肥。“赤松茸与瓜果蔬菜、水稻等进行水旱轮作,有利于改善土壤,减少病虫害。”冯美军告诉笔者,这样种出来的果蔬几乎不用农药和化肥,颜色口感俱佳,很受消费者喜爱。

10余亩水稻、3亩赤松茸、1万余袋平菇、20多亩瓜果蔬菜……勤于学习、热爱农业的冯美军夫妇,摸索出了一套保护生态环境、资源循环利用、农业可持续发展与经济收益“多赢”的农业发展之路。

初审:田文娟

复审:傅仁斌

终审:罗 

分享到:
头条推荐
数字创意“造梦人”丨《科技湘军勇登攀》创新创业演讲季第八集《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