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市县传真 > 正文

张平:让技术在山林田园间扎根发芽

2024-12-02 17:39 作者: 王蕾婷 来源: 5209 次阅读

初冬时节,笔者走进城步苗族自治县儒林镇塔溪村,只见果树成林、绿意盎然,一幢幢精致住宅依次排开,村民们谈笑风生、乐在其中。曾经的“贫困村”俨然变成了“富裕村”。

群山环绕中的塔溪村,曾是没产业、没经济的“穷乡僻壤”。2011年,在村“两委”的带领下,该村开始种植苗香梨,但山地多、耕地少、没有技术支撑成了遏制苗香梨发展的难题。“一年到头,费心费力,只有200多元的分红。”说起那几年,种植户们纷纷摇头叹息。

2016年,可以说是改变该村命运的分水岭。当时,塔溪村的苗香梨亩产不足500公斤,收入并不理想。从何实现突破呢?

“我们当时种梨,完全不懂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技术。这样下去肯定是不行的,必须请一个‘懂行的人来。”该村党支部副书记饶家红说道。经过一番讨论,村“两委”决定向上级申请技术帮助。这一请求很快得到了答复。

可当科技特派员张平来到村里时,包括苗香梨种植户饶兴荣在内的所有人都在心里犯嘀咕:“这样一个瘦瘦小小的妹子,真的能帮我们解决问题吗?技术恐怕不如我们这些农民吧!”可经过几个月的相处后,种植户们的观念彻底改变了。

深入了解村中种植情况后,张平提出,目前塔溪村种植的苗香梨品种(爱宕梨)成熟期过晚且熟期集中,销售压力大,急需进行品种更新,提高中早熟梨品种的比例。

更换品种需要有成熟的嫁接技术,张平便请来了从事嫁接行业几十年的老师傅,手把手地为村民传授技术。“我现在的果树嫁接成活率有90%以上,我自己也带出来好几个徒弟。”说到这,饶兴荣自豪地笑了。

无论是为村民讲解授粉、修剪、病虫害防治,以及如何减少化肥和农药用量等知识,还是深入种植户家中、田头,手把手教他们梨树的管培技术,张平从来都是雷厉风行,从不懈怠。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为了帮助更多村民掌握种植技术,张平还编写了《梨优质高效栽培技术》一书,并通过讲解、实践、后续问答等方式,带动果农应用科学技术指导生产,更好地开展梨园管护工作。

2019年,在张平的帮助下,城步苗族自治县儒林镇宏发苗香梨专业合作社成了省农业农村厅现代水果产业技术体系的核心示范基地。如今,该合作社还增加了“湖南省创新创业基地”“邵阳市科协科技示范基地”等新名片,种植面积也扩大至3000余亩。“我们能有今天的发展规模,离不开张平老师多年来的认真指导和帮助。”合作社负责人席启焱感激地说道。

如今,塔溪村的苗香梨亩产可达2000公斤以上。同时,该村还采取梨树下套种黄豆、油菜等经济作物的方式,既增加收入又肥了土地。

初审:田文娟

复审:傅仁斌

终审:罗 

分享到:
头条推荐
2025中国航天日(湖南)科普周在南岳启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