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支唢呐,加上6人组合的锣鼓班子,这是安化县滔溪镇滔东社区居民自发组建的一支乡村民乐队伍。他们闲时自娱自乐,遇上乡间红白喜事,他们也会上门“凑个热闹”,成为看点,亦成风景。
今年60岁的姚林石,是这支乐队的发起人和组织者,当地人敬称他为“姚队长”。回想起4年前组建这支乐队的初衷,姚林石说,这里山多地少,除了外出务工经商的,在家里的人,每天不是围着桌子打牌,就是围着桌子喝酒。于是,他找到喜欢吹拉弹唱的邻居邓志飞,说起了自己的想法。没等姚林石说完,邓志飞立马说“要得”。
姚林石先是在朋友圈里发消息:本地方要组乐队。之后,又像拜访邓志飞一样,依次上门找社区里有“艺术细胞”的乡亲们。李正喜从小喜欢打鼓,李国球喜欢打锣,胡平华、刘小平、邓汉姣喜欢吹唢呐……
短短几天时间,班子有了。8男4女,他们自己掏钱买乐器,“能人”邓志飞成了班子里的师傅,李正喜打鼓“掌根子”,俨然是乐队指挥,一干人马“听鼓下桡”……
“最初,我们怕丑,也怕影响邻居休息,所有排练都要躲到偏僻的山里去。”说到这里,姚林石摸着头笑了笑。刘小平更是因为喜欢唢呐,先是背着在外务工的丈夫报了名,之后还要在照顾好婆婆之后,去忙里偷闲学唢呐。为了不吵到婆婆和孩子,如果没赶上集体排练,只要有时间,她就一个人对着树林吹。
稍懂“套路”后,班子也会在不影响邻居休息的时段,轮流集中在某位成员的家里或禾场上集体“献演”,图个热闹。想不到,有时随意的排练,常常会引来邻居围观,还有路人驻足观看。半年后,竟有村里的红白喜事上门邀请他们,并予以盛情款待。这让大家一下找到了存在感,更加自信起来。于是,乐队开始了更规范的排练,敲定保留节目,统一服装。
随着乐队的名声渐响,他们先后应邀参加过省内外数十次大型民族文化表演活动,同时每年有60场左右的乡间演出,且大多为公益演出。镇里一位相关负责人说,乐队虽属民间自发组织,但他们的唢呐“吹”出了乡风文明,他们的锣鼓“打”出了乡村快乐。
初审:向莉莉
复审:傅仁斌
终审:罗 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