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意渐浓,硕果飘香。近日,笔者走进道县白马渡镇东山智慧水稻产业中心的黄瓜大棚,只见郁郁葱葱的藤蔓上挂满了笔直翠绿的黄瓜,个个顶花带刺,散发着诱人的清香。农户穿梭在藤蔓之间,正忙着采摘、分拣、装箱、搬运,呈现出一幅秋日丰收的美好图景。
据道县文皓开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黄四林介绍,当前该基地每天可采摘黄瓜5000公斤左右,上午采摘下午发往粤港澳大湾区,深受市场欢迎,价格也稳定。
道县东山智慧水稻产业中心共建钢架育秧大棚25个,共计5万平方米,主要用于早中晚稻育秧,闲置时间则用来种植黑木耳、黄瓜等蔬菜瓜果。东山村充分利用智能大棚,让农户和村庄自己“造血”,带动本村及周边村庄务工人员30余人就业,人均月收入达2000~3000元。大棚项目不仅鼓了老百姓的钱袋子,也实现了土地效益的增值和村集体收入的增加。“这茬黄瓜种了10个大棚约4万株,每亩能产黄瓜5000公斤左右,这一季的总产值能达到五六十万元。”黄四林如是说。
近年来,道县紧紧围绕“降成本、增效益、可持续”的农业生产工作目标,让“冷资源”变成“热效益”,并持续发挥服务效能,不断完善配套设施建设,采取培训教育、典型示范与技术跟踪服务相结合的方式,为闲置育秧大棚种植农作物提供技术指导,着力把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有效赋能乡村全面振兴。
初审:许治远
复审:傅仁斌
终审:罗 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