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笔者驱车来到桃江县灰山港镇汪家冲村,空气中到处弥漫着辣椒的辛香。层层梯田上,时不时可以看到火红的辣椒掩映在成片浓密的枝叶间;不少村民弯腰采摘成熟的辣椒,脸上挂满了丰收的喜悦。
眼下正是汪家冲村收购加工剁辣椒的紧张时节。得益于适宜的气候条件和规模化的种植,该村的红辣椒已形成集育种、种植、销售、加工于一体的产业链。小小的辣椒,俨然成了帮助村民致富的红火产业。
汪家冲村坐落在雪峰山上, 因地处深山,耕地资源有限,曾一度给人贫瘠的刻板印象。近些年,该村村干部带领村民一门心思种辣椒,成立专门的合作社,引进生产线,致力于将汪家冲村的剁辣椒产业做大做强。
汪家冲村的剁辣椒有什么特别之处?在位于村里的桃江县长坪食品加工厂,正在查看产品质量的村干部李清明如数家珍般数起优势来:原材料小红椒生长在海拔400多米的山上,且村里的辣椒种子都是当地村民的自留种,种出来的辣椒辣味醇和、香甜可口,更受市场欢迎;村子地势高,旱土较多,村民一直有种小红辣椒并制作剁辣椒的传统,经验非常丰富……
过去,村民会将剁辣椒送到山下的镇上销售。但近年来,老一辈村民年龄逐年增加,下山越来越困难。“我们一直琢磨如何让村民在山上也能鼓起‘钱袋子’,因村里没有支柱产业,我们尝试过种植洋姜,也到外面考察过竹笋、中药材、油茶等产业,但都不适合。”该村党总支书记万孟剑告诉笔者,因村子地势高、年轻人少,缺乏相关的专业技术人才,推动产业发展很困难。
为了寻找合适的发展道路,万孟剑、李清明等人多次研究方案, 最终将目光锁定在传统农特产品加工——剁辣椒上。过去,剁辣椒以散户加工的模式生产,没有品牌,也不成气候。万孟剑寻思,要想推动剁辣椒产业化、专业化、规模化发展,还得靠全村村民齐心协力。
为此,万孟剑、李清明谋划了足足3年时间,先是说服张拥军、刘倩等村民担任产业发展带头人,然后以“村干部带头、乡贤加入、村民自愿入股”的方式, 成立了桃江县长坪食品加工厂。57户村民和加工厂签订协议,统一种子、技术,种植红辣椒200多亩。经过多方努力,今年5月,加工厂的厂房和半自动化生产线终于建成。截至目前,该加工厂已经生产、销售剁辣椒1.2万公斤,为群众创收14万余元。
“现在村民积极性高,辣椒也有了名气。我们打算继续扩大种植规模至2000亩。”万孟剑自信地说道。
初审:田文娟
复审:傅仁斌
终审:罗 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