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油茶林总面积达2390多万亩,茶油年产量41.35万吨,综合年产值688亿元,3项指标均居全国第一。邵阳县拥有13个与油茶有关的“国字号”荣誉,油茶产业前景广阔。但油茶生长8年才能进入盛果期,管护期长、投入大、见效慢,种植户容易半途而废。为了让农户既有长期利润,又有短期收益,近年来,邵阳县油茶产业探索出“以短补长,多点开花”的林下经济发展新模式。
林下套种中药材,每亩收入上万元
田鸣雄是邵阳县种植黄精的“土专家”。2017年,他自学中药种植技术,从新晃买来黄精种苗,在邵阳县长乐乡塔桥联合村油茶林下试种。历时3年多,田鸣雄成功把黄精种在了海拔230米的油茶林中,试种的第一批黄精亩产达225公斤。
田鸣雄发现,土生土长的黄精成活率更高。目前,他采用“企业+基地+合作社+农户”的运作模式,带领种植户在油茶林下套种黄精、射干、玉竹等中药材,规模已达2000亩。
如今,占地1100亩的邵阳县塘坪油茶基地正在实施油茶树下套种中药材实验。湖南省中医药大学药学院从40多种一年生、喜阴耐旱的中药材中,选出20多种适合在当地油茶林下种植的中药材。目前,基地内的九节茶、淫羊藿、黄精、玉竹、芍药、薄荷和麦冬等中药材长势喜人。“油茶林下套种中药材,每亩收入可达上万元,正好补贴了油茶林的养护成本。”该基地负责人夏琳说。
巧种“药财”迷迭香,产品远销海内外
邵阳县地处衡邵干旱走廊,适合在油茶林下广泛种植的作物不多。“迷迭香植株矮小,在石缝中也能存活,种在油茶幼林里,互相不影响生长。迷迭香每亩产值可达5000元,还可以保障油茶幼林的养护成本,是油茶幼林的‘最佳伴侣’。”湖南省奥金农业休闲有限公司负责人杨靖说。
在油茶林套种迷迭香获得成功后,杨靖成立公司,邀请专家团队提炼迷迭香精油和迷迭香纯露产品,制作含迷迭香的鞋垫和床垫等日常生活用品,产品远销新西兰和新加坡等地。
迷迭香种一次可以收割8年,易种易管易收,又不愁销路、效益可观。当地9个乡镇12个村的油茶种植合作社,订购了3000多亩的迷迭香苗。该公司新开辟30亩的育苗基地,每年可繁育迷迭香苗约600万株。该公司与合作社签订保底协议,以每公斤1.2元的价格回收迷迭香鲜枝。
节肥除草防病虫,走地鸡俏销市场
除了中药材的芳香,油茶林下的“肉香”更是诱人。邵阳县大莲村,张宏喜养殖的4000只走地鸡正在油茶林下寻找嫩草、虫蚁等“口粮”。100多亩进入盛果期的油茶林,林下无半点杂草。“油茶林下散养走地鸡,可以节省油茶林的肥料、减少人工除草成本和病虫害、增加收益,一举三得。”张宏喜说。
以走地鸡为原料烹饪而成的茶油炖鸡,是邵阳县很多饭店的主打菜品。这种走地鸡肉质鲜美、营养丰富,是市场“抢手货”。张宏喜今年准备扩大油茶种植规模,还要在林下套种黄精。
目前,邵阳县主要林下经济模式有“油茶+食用菌”“油茶+中药材”“油茶+迷迭香”“油茶+花生和大豆”等,林下养殖模式有“油茶+走地鸡”等。全县油茶林下种养总面积达3.5万亩,年产值达2.1亿元,每亩纯收益在1000~10000元不等。
“以短补长发展油茶林下经济,夯实邵阳县油茶产业基础。全县油茶产业要按照种植标准化、采摘自动化、储存保鲜化、加工高端化、产品多样化、营销品牌化的发展思路,逐步探索出一条地域特色明显、创新创业活跃、业态类型丰富、利益联结紧密的油茶产业振兴之路。”邵阳县委书记袁胜良说。
初审:许治远
复审:傅仁斌
终审:罗 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