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时节,笔者来到凤凰县千工坪镇木里村铁皮石斛种苗基地,只见一排排全智能化玻璃种苗温室在满目苍绿的大地上格外醒目,1200多万株铁皮石斛苗在育秧苗床上整齐排开、长势喜人。
据基地负责人潘灏东介绍,铁皮石斛种苗基地的温室内配备了自动控制喷淋滴灌、内外遮阳、加温补光等设备,通过物联网技术,可直接通过控制室对温室内部空气及基质温湿度、二氧化碳浓度等实现自动调控,为铁皮石斛苗生长创造最佳环境。
“湘西有丰富的森林资源,有培育种植中药材得天独厚的优势,这就是发展的契机。”今年29岁的潘灏东出生于长沙。然而,2016年大学毕业后,他选择扎根湘西,成立湖南凤凰兰科中药材股份有限公司,带领当地老百姓,收集并保育优质种子资源,并打造3000余亩的铁皮石斛、白及等中药材仿野生栽培基地,实现因地制宜发展绿色经济。
“智能化温室育苗是石斛室外生长的重要一环,当条件达到时我们就将其移栽到树上,利用凤凰县特有的自然条件,使其在自然环境中实现仿野生生长。”潘灏东说,这便是公司的仿野生栽培种植理念,同时在树下种植白及、黄精等林下道地药材,形成了特有的“森林立体栽培模式”。
同时,潘灏东积极与湖南农业大学、湖南中医药大学等科研院校合作,用科技带动产业,实现科研成果的有效转化,提高传统农产品附加值。
以铁皮石斛为例,在科技创新的赋能下,潘灏东不仅将这一传统中药材做成了铁皮石斛鲜条、切片、冻干条、寸金条、干花等产品,还与日常食品进行有机融合, 推出铁皮石斛酒、铁皮石斛白茶、铁皮石斛风味酸奶等产品,畅销北京、上海、广东等地。
“去年,凤凰兰科公司的营收达6000万余元。”潘灏东认为,更重要的是当地村民与公司共同受益。凤凰县多个乡镇积极发展铁皮石斛产业,从过往的“送血”式帮扶转变成当下的农户主动“造血”,当地群众可通过劳动入股、技术入股、资金入股等多种形式参与公司发展,提高个人收入。
初审:田文娟
复审:傅仁斌
终审:罗 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