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水稻收益有保障了,没想到第一年尝试‘稻-再生稻-虾’模式,种植你们推荐的品种,按照你们指导的方法种植,大面积种植头季水稻都能够获得这么高的产量。”昌群农业有限公司负责人昌建文高兴地对农技推广专家说。
昌建文提到的“稻-再生稻-虾”模式,是南县在成功示范“超级稻+小龙虾稻田综合种养”模式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试验“优质超级稻+再生稻+小龙虾”模式,由南县农业农村局科技教育股结合本土实际,探索的稻田综合种养新路子。南县昌群农业有限公司承担“稻-再生稻-虾”模式试验任务,采用育养分离模式养殖小龙虾,小龙虾收获后种植再生稻,试验面积520余亩,试验品种为Y两优911、吨两优818和爽两优138三个品种。
8月15日,试验区头季水稻成熟收割,由湖南农业大学、益阳市农业农村局、南县农业农村局农技专家组成的专家组,对试验区46亩爽两优138头季稻进行了长势长相现场考察和测产。根据农业农村部超级稻验收方法,专家组随机选取了三块有代表性的田块进行机收测产。测产结果显示,3块田的算术平均亩产为738.9公斤。此次测产验收结果表明,该“稻-再生稻-虾”模式水稻头季长势平衡,无明显病虫害,落色好,结实率高,丰产性好。
测产验收组由湖南农业大学教授屠乃美担任组长,益阳市农业农村局、南县农业农村局等专家也参与了此次验收工作。此次测产验收的成功,标志着南县农业农村局科技教育股探索的“稻-再生稻-虾”模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试验表明该模式能够多收一季水稻,再生季预计再收200公斤左右稻谷,每亩能够增加纯收入200元左右,即能满足国家“粮袋子”,又能满足农民“钱袋子”的需求,是一项稳粮增效的高效模式,为当地稻虾产业可持续发展探索出新路子,为全县粮食安全提供了强有力支撑。
初审:许治远
复审:傅仁斌
终审:罗 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