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市县传真 > 正文

武陵源石家峪村:“妈妈零工”帮扶车间建到家门口

2024-08-15 00:47 作者: 屈泽清 杜毛玲 来源: 38788 次阅读

8月5日清晨,当太阳刚从峰顶后探出头来,张家界市武陵源区中湖乡石家峪村的山岭、村寨便浸润在金灿灿的阳光里,“妈妈零工”帮扶车间也开始热闹起来,67 岁的彭竹英正在车间里忙着加工塑料手工品。

彭竹英是一名残疾人,她的一儿一女都已成家,儿子儿媳、女儿女婿都在外地务工。今年7月,村干部介绍她到村里的“妈妈零工”帮扶车间工作。“在这里,我可以坐着干活,不用风吹日晒,关键是人多热闹,还能赚点钱 !”彭竹英笑着说道。

“这里离家近,一个月来做十几二十天就有上千块钱的收入还能照顾孙子孙女,家里的地也能种,我非常满意。”村里的王奶奶对这份工作赞不绝口。“妈妈零工”帮扶车间一开始运行,她就立马报了名。

在这间由闲置会议室改造成的帮扶车间里,20余名村民有条不紊地忙碌着,其中不少是留守妇女。“车间主要代理塑料手工品加工业务,按计件方式计算工资,预计每人月平均工资在1200 元左右。”该村妇联主席蒋金红是帮扶车间的管理员和质量监督员,她耐心地指导着留守妈妈们如何提高工作效率。

据介绍,石家峪村“妈妈零工”帮扶车间是由张家界市、武陵源区两级妇联组织,与张家界市占生塑胶制品有限公司合作共建的“妇联+ 人社+ 农业+ 企业”基层治理项目,实现农村妈妈们“守着娃、赚着钱、养着家”的愿望。该村通过成立妇女合作社的方式,将闲置办公室改造成“妈妈零工”帮扶车间,由村委负责管理,村妇联协助运营,承接手工零件加工业务。

该村还面向留守妇女开展免费技能培训活动,她们经培训合格后可直接留在车间工作,后期操作熟练后还可将材料带回家加工,完成后统一交给合作社送往工厂验收。“我准备和驻村帮扶工作队共同争取市、区妇联和农业农村、人社等部门的支持,多联系几家工厂,将更多加工车间搬进村里,帮助留守妈妈们实现家门口就业的梦想。”谈及未来,该村党支部书记向左玉充满信心。

初审:田文娟

复审:傅仁斌

终审:罗 锴

分享到:
头条推荐
邵阳市科协十一届三次全委会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