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掌如烈焰、莲花竞妖娆、葵花向阳开……酷暑时节,乡村游如夏日骄阳般热度逼人。笔者走进汝城县土桥镇金山村,到处繁花似锦,“花样经济”蓬勃发展,和美图景尽收眼底。
“颜值变价值,古村焕活力。”金山村党支部书记、主任叶贺龙介绍说,该村作为国家3A 级旅游景区和湖南省历史文化名村,坚持古今融汇挖潜力,内外兼修塑风貌,多向发力兴产业,焕发了景美业兴人和的新气韵。
走进村边的花卉基地,两排整齐宽阔的大棚内,一盆盆红掌生机勃勃、娇艳如火,村民们拎着水管穿梭其间,专心致志地忙活着滴灌水肥。“花卉基地分设8 个大棚,近4 万平方米,从墨西哥引进种植了十多个热销红掌品种。”基地管理人员何素兰介绍说,基地年产60多吨花卉,年产值保持在800万~1000万元之间,长期聘请30多位村民务工,每年发放务工村民工资超过100万元。
红掌又名花烛,原产于墨西哥、哥斯达黎加等热带雨林区,花期较长,观赏价值高,可作高档切花和盆花,种植经济价值也高。2014 年,在县、镇两级的支持下,该村依托当地冬暖夏凉、昼夜温差大和土地疏松肥沃等优势,主动出击开展招商引资工作,从广东引进花卉产业人才,建起红掌种植专业基地,还在广州设立销售处,供应粤港澳大湾区市场。
当下,正值金山村近千亩荷花盛开,进入最佳观赏期,荷叶田田、荷花连连,吸引各地游客纷至沓来。“在家门口挣钱,日子也甘甜,如今这片冷水田成了村民们增收的‘聚宝盆’。”叶贺龙告诉笔者,2023 年,该村从省内湘莲主产区湘潭市引进产业人才,连片流转820 余亩冷水田,栽种了高产高效高颜值的白莲品种,同时采取统一品种、统一管理、统一加工和统一销售的模式,建起2 个专业加工厂,形成完整产业链,莲子、藕粉等主导产品热销省内外,共带动180 户400 余人就近务工。“村民除了获得每亩300 元的土地流转收益外,还能参与基地务工,在春耕春播、田间管理、采藕收籽等环节创收。”他进一步解释道。
金山村不仅风景优美,还是拥有800 多年历史的文化古村,境内珍存着卢氏家庙叙伦堂、叶氏家庙敦本堂等6 座古祠堂,同时拥有保存完好的95栋明清时期古民居。飞檐翘角、如意斗拱、镂空雕刻等古老印记,与错落有致的荷塘、花径、广场、亭榭、百草堂等现代景观交相辉映,构成一幅美丽乡村画卷。
“为发展乡村旅游业,我们在去年大力实施风貌提质的基础上,积极实施‘唤醒老屋’行动,修缮改造古屋20 多栋,发展文旅商店30多间。”叶贺龙告诉笔者,该村还与企业合作兴办农耕研学项目,发展了10 家休闲农庄,形成富有湘南古民居特色的民宿群落,带动全村古色茶室、特色美食、亲子研学、户外拓展等多元业态火热铺开。
“古民居一经盘活,吸引力很快显现,农文旅融合发展前景好。”青青稻田边,古朴雅致的金山乡野营地红灯笼高悬,老板何英英正忙着整理桌椅、打理饰物,等着下一拨客人到来。
如今,生态优美的金山村, 正以农旅、文旅、产业三个融合为重点,积极探索乡村振兴城乡融合示范建设,将金山村打造成为城市后花园、网红打卡地,走出一条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新路子。
初审:田文娟
复审:傅仁斌
终审:罗 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