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市县传真 > 正文

常宁:两万亩野生蓼叶畅销海内外

2024-06-04 16:37 作者: 刘石朋 来源: 47595 次阅读

端午节临近,正是蓼叶产销的“黄金时节”。常宁市塔山瑶族乡2万余亩野生蓼叶迎来丰收季,畅销海内外,带动当地农户日均增收200元以上。

走进塔山瑶族乡,绵延的大山中随处可见成片的野生蓼叶林。塔山瑶民盘小燕与族内大姐们腰系叶子扣,每采摘一小把蓼叶,就将其放入腰间的叶子扣临时归总,防止采摘后的蓼叶变形,便于捆绑携带。“我们上午进山采摘,每天可以摘50多公斤蓼叶,换取200多元,既赚了钱又不耽误干农活。”盘小燕说。

盘小燕等人怀抱一捆捆鲜绿的蓼叶,来到常宁市蓼银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位于狮园村的蓼叶加工厂,对蓼叶进行筛选分类,并获取酬劳。该合作社负责人何六军介绍,野生蓼叶品质参差不齐,有的叶片较小、有的太嫩不宜久煮烘烤,因此要对其进行筛选、分类出售。目前鲜叶主要供应国内食品、餐饮行业,用于包装食品和点缀菜肴。“每天有上百名农户上山采摘蓼叶,我们每天能收购5000公斤左右,加工的干叶一般出口销往日韩等国家,年产值上千万元。”何六军说。

塔山常年云雾缭绕,空气湿润且昼夜温差大,特别适宜蓼叶生长,村民们每逢端午前后都有进山采摘蓼叶的传统。据统计,全乡现有野生蓼叶2.3万余亩。近年来,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常宁市塔山瑶族乡立足百里瑶山自然资源禀赋发展经济,依托“公司+村集体+农户”和“党建+产业联兴”的模式,全力推进农旅、文旅产业融合,做大“一游两叶三特”乡土经济。目前,该乡以蓼银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为龙头,成立的塔山蓼叶产业联盟,在林业、科技部门指导下,实施了野生蓼叶林改良培优项目,培优后的蓼叶林亩产鲜叶可达500~800公斤,是野生蓼叶林的数十倍;新造蓼叶林3年后,亩产值可达3000元。

“公司将大力扩展基地,引导村民在自己闲置的土地上种植蓼叶,我们的目标是蓼叶总产值达到2000万元。”何六军说。

初审:许治远

复审:傅仁斌

终审:罗   锴

头条推荐
数字创意“造梦人”丨《科技湘军勇登攀》创新创业演讲季第八集《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