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桃江县石牛江镇牛剑桥村剑桥渔村合作社的村民正忙着收割“长”在鱼塘里一块块浮板上的水稻。“这是漂浮稻,我们种有双季稻和一季稻,这段时间收割的是一季稻,预计亩产有300~400 公斤,鱼加稻亩产值在 6000 元左右。 ”合作社负责人刘伟说。
笔者在现场看到, 鱼塘上漂浮着一片片白色的浮板,每张浮板面积大约 5平方米,上面共有 72 个大小相同的孔洞,一茬茬水稻整齐地嵌在洞孔里,轻轻一提,就能看到水稻根系兜在一个带镂空的种子钵里。
刘伟是一名“90 后”大学生,他父亲在村里流转 280 亩水面养鱼。 2020 年底,刘伟回村帮父亲养鱼,将大鱼塘改为 10亩一口的小鱼塘,专门饲养市场价格稳定的黄颡鱼。 派到村里的镇干部王施懿是湖南农业大学养殖专业毕业生,经他牵线,剑桥渔村合作社成为湖南农大产学研基地。
刘伟一直有改变鱼塘水产经济单一的想法。 他得知深圳有一家生产漂浮稻泡沫板的企业,正好湖南农大也在进行漂浮稻种植课题研究,便和湖南农大及深圳这家企业达成合作协议,今年在 40 亩鱼塘上进行 20 亩漂浮稻种植实验。
“稻在水面长,鱼在稻下游,鱼塘上养漂浮水稻,既能有效解决水质富营养化的问题,提高鱼的密度和产量,生产的水稻也是绿色生态的。 ”刘伟介绍说,新引进的稻渔立体循环种养模式,水稻不需喷洒农药和施放化肥,只需要喷洒两次营养液。
“漂浮稻不能喷洒农药、施肥,以免影响鱼儿的存活,水稻通过根系吸收水中营养可净化水质,实现‘鱼稻共生’。 ”刘伟带领笔者看了两个相邻的鱼塘,养的都是黄颡鱼,水质却大相径庭:种植漂浮稻的鱼塘水质清澈,另一个未种植漂浮稻的鱼塘有漂浮水生物。
“种植漂浮稻前期投入成本较高,每亩约 2 万元,但漂浮板使用年限为 10 年,均摊下来,每年的收益仍然可观。 ”刘伟说,鱼塘种植漂浮稻,可降低改善池塘水质的投入,减少鱼药投放量、增氧设备等运营成本,同时增加鱼的密度,加上水稻收益,每亩可增收 3000~7000 元。
初审:向莉莉
复审:傅仁斌
终审:刘 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