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市县传真 > 正文

七旬老人养蜂40多年 想为蜜蜂找归宿

2023-10-07 08:59 作者: 陈徐文倩 张雅琴 来源: 45310 次阅读

9月26日,笔者前往南县明山头镇三永村,探访村里的一位老蜂农,倾听他的养蜂故事。“村里有位老人养了40余年蜜蜂。”三永村村干部卢永清告诉记者,73岁的老蜂农名叫杨铁夫,养蜂讲究的是一个“追花夺蜜”,因此他不在村中久居,鲜少有人知道他的养蜂事迹。

初见杨铁夫,他正在打理后院放置的50多个蜂箱。只见他手持熏香,取出蜂巢的瞬间,蜜蜂掠过杨铁夫,径直往前飞走了。“你们快隔远些,蜜蜂不会蜇我,你们就说不定了。”按照杨铁夫的说法,这些蜜蜂旧去新来,但蜂种却跟过他许多年,熟知他的体味,因此把他也当成了蜂群中的一员。

过去44年间,杨铁夫的足迹遍布祖国大江南北。一年下来,杨铁夫和他的蜜蜂要转场5次。春季,杨铁夫待在家乡南县,带着蜜蜂与油菜花作伴,等到4月,他便带着大包小包赶往甘肃;夏季则继续北上青海、内蒙,采槐花蜜;秋季便南下返程至常德,寻栾树花;冬季,杨铁夫就和广大务工者一样,赶回南县过年,等着来年春季的到来。“养蜂人的脚步不停歇。四季,我永远在路上。”杨铁夫说,每位养蜂人都有自己的线路,这条从南到北的线路,是他一步一个脚印摸索出来的。

其实,早在1979年,杨铁夫就带着爱人和孩子从老家到江西谋生。刚到江西时,为了养家糊口,他什么活都干,捡过破烂,去工厂里打过工,一家人的日子还是过得紧巴巴的。偶然的一次机会,杨铁夫认识了自己的养蜂师傅,从此走上了养蜂路。巅峰时期,杨铁夫一人管理200多个蜂箱,一天能收近千斤蜜,年收入达10万元。

小时候,杨铁夫最大的乐趣就是跟随父亲在树上、墙根处寻觅野生蜂巢。在他的印象中,香甜的蜂蜜便是那个时代最美味的零食。“我爱蜂、好蜜,可惜现在没人接我的手。”如今,鲜少有年轻人能整日与蜜蜂相伴,谁来传承杨铁夫的养蜂事业,成了他的一块心病。“其实我之前也带过几个徒弟,但分散在全国各地,我年纪大了,家里的老蜜蜂还是得寻个归宿。”杨铁夫认为,一名合格的蜂农需要一颗持之以恒的心。他的徒弟中,有学5个月就能独当一面的,也有做了一两年又另谋出路的。“我儿子前几年还跟着我一起干,现在也不提接班的事了,去城里上班了。”杨铁夫叹气道。

采访最后,杨铁夫对笔者说,他希望这个职业,将来能有更多的年轻人来继承。如果有人愿意学养蜂,可以直接到村里来找他,他愿意免费传授养蜂经验。

初审:吉 映

复审:傅仁斌

终审:袁万茂

分享到:
头条推荐
数字创意“造梦人”丨《科技湘军勇登攀》创新创业演讲季第八集《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