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在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排牙山林场的高压输电线下,工人们正在新开辟出来的连片空地上抢种杨梅树苗。
“这里将长出一片‘致富’防火林带。”靖州县林业局营林站站长杨玉清说,“将电力线路底下的松树和杉树砍伐后,改种低矮的杨梅树、油茶树,形成生物隔离带,既让林木与输电线路之间‘保持安全距离’,又能为农民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
靖州是全国重点林区县,森林覆盖率达76.21%,境内约有2000余公里输配电线路经过林区,所植树种多为松树、杉树等油性树木,在干旱季节极易引发山火,威胁电网安全运行。
为化解电力走廊“线树矛盾”及防火难题,构建安全、和谐的“林电关系”,靖州县林业局和国网靖州供电公司共同谋划,采取植被置换的方式,共建“致富”防火林带:即在高压电线线路下栽植杨梅树、油茶树等,林业部门负责苗木和技术支持,电力部门负责前期施工,林农负责后期管护,三方共同建设防火与增收兼顾的富民通道,实现安全、经济、生态三赢。
截至2023年6月,该县共排查出输配电森林防火隐患线路150公里,拟新建以杨梅为主的防火林带36.1公里812亩,计划2024年底全面完成。届时,全县以杨梅为主的经济型防火林带可达300余公里1万余亩。
“每亩地栽22棵杨梅树,一棵壮年杨梅树至少可收获杨梅50公斤,按每公斤20元的保底价计算,每亩收入有2.2万元。”村民孙百灵有一百多亩杨梅林,每年纯收入过百万元,听说县里发展杨梅防火林带,他马上报了名。他笑呵呵地说:“再种100亩我也不嫌多!”
初审:向莉莉
复审:傅仁斌
终审:袁万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