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笔者走进通道侗族自治县县溪镇多星村,恭江河畔处处呈现春耕夏管的农忙景象。该村通过“玉稻”轮作,探索出了一条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循环高效的“水稻—玉米”生态农业发展之路,得到了省乡村振兴调研组等调研组的高度赞赏。
多星村村民莫政桥告诉笔者,现在种的是水果玉米,收获后可再种一季晚稻。多星村驻村第一书记李顺秋说:“玉米收完后,栽种的稻谷亩产可达600公斤。”
据悉,当地充分利用低海拔地区得天独厚的“天然温室”条件,改良土壤结构,降低连作障碍,不断探索高效种植模式。通过不断的示范试种,该村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初具雏形。
通道侗族自治县农业农村局高级农艺师石家富介绍,2023年,县溪镇发展“玉稻”轮作500余亩,涉及300多户农户。水果玉米平均亩产900公斤,总产量达45万公斤,产值可达900万元;每亩还能收获600公斤水稻。8月1日收割玉米后再种植晚稻,真正实现了“一田多收、稳粮增效、农民增收、种植面积不减少”的目标。
初审:许治远
复审:傅仁斌
终审:袁万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