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青年先行,创业青年正成为乡村振兴的骨干力量。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要吸引各类人才在乡村振兴中建功立业。”但是,如何吸引年轻人返乡创业、成功创业,带动乡村致富,是一个非常值得调研的课题。
为此,深职院经济学院调研团队前往湖南省益阳市桃江县,通过问卷调研、实地走访等形式,调查研究了优秀校友--陈育海回乡创业的路径,并考查了他创办的“湖南省桃江世莲食品有限公司”以及他打造的“羞美人”修山面品牌,通过调研汲取新时代青年的奋进力量,同时探究乡镇中小企业发展的困境并为中小企业建言献策。
据悉,桃江县修山镇的传统手工挂面“修山面”属于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历经九代传承人匠心守护。2017年9月,陈育海与放弃了深圳律师工作的钟超群一起来到钟超群的家乡湖南桃江县修山镇,共同接手了父辈创办的挂面厂,继续传承有300年历史的桃江特色产品修山面。二人先后投入400多万元,新建现代化厂房,创办“湖南省桃江世莲食品有限公司”,打造自有品牌“羞美人”修山面。
然而,与大部分初创企业一样,他们的公司也面临着用工难、产品质量不稳定、生产车间整改、渠道商违约等问题。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经济学院调研团队和陈育海多次讨论,并走访了桃江县政府、修山面作坊,对非遗传承人进行采访,深挖“非遗+产业”的融合点,明确产品定位,通过优化产品外包装,为产品融入故事等举措,对“羞美人”修山面进行品牌升级。
团队与陈育海还提出了手工面条产业“四化”的发展理念,即标准化、双碳化、数智化、高端化,探索地域手工面条产业发展新模式。公司联合当地政府成立了桃江县面条产业协会,整合桃江县面条作坊,依托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经济学院的科研资源,搭建了“政府+学校+协会+企业+作坊”五方联动的乡村振兴新模式,对企业制定并实施了10项措施,包括技术工艺革新、销售模式创新、管理规范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等。公司开展了“降本提质”行动,与中粮集团、长沙黄花机场等企业达成了战略合作关系,促使“羞美人”修山面的产品品质、口碑显著提升。
调研团队发现,通过一系列的创新举措,陈育海将300年历史的非遗面条桃江修山面变成了年销800万元的新爆品,拓宽了当地农民增收致富渠道,为修山县当地中小型企业的良性发展和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提供了新思路。陈育海也成为现代新农人回乡创业,助力乡村振兴的典型。
初审:吉 映
复审:傅仁斌
终审:袁万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