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后,靖州杨梅即将发芽开花。笔者走进位于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甘棠镇建国村的苗木种植基地,一望无际的田地内被一行行绿油油的杨梅苗木铺满,选苗、起挖、绑扎、修剪、装车……十几名村民忙得不亦乐乎。
“去年农场培育各类杨梅苗木120亩,出圃数量10万多株,每亩收入在1万元以上。”佳友家庭农场负责人黄中介绍说。
近年来,建国村在甘棠镇党委政府的引领下,通过“党支部+村集体+合作社(家庭农场)+基地+农户”经营模式,发展以杨梅为主的苗木基地800余亩。由于加大了新品种、新技术、新销售方式的推广力度,促进农户向合作社(家庭农场)、专业大户流转,整合分散田地后实现连片规模经营,做大做强苗木生产基地,实现了合作社(家庭农场)与农户双赢。
“党的二十大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进行了系统部署,村民对产业致富的干劲更足了。”建国村党支部委员吴林峰介绍,今年该村将以“五星”支部创建为契机,凝聚“一村一品”建设的强大合力,通过建基地、强主体、创品牌、拓市场,持续优化产业结构,实现产业发展和村民富裕“双赢共进”。
初审:许治远
复审:傅仁斌
终审:袁万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