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到初六都有人过来买兔子。”1月27日,娄底市新化县炉观镇的邹靓一边查看兔子长势,一边向笔者介绍道。
邹靓和丈夫欧阳正从事兔子养殖已经7个年头,如今养殖基地里有2000多只兔子。夫妻俩最开始从外省购入几百只种兔,不断摸索经验,扩大生产规模,如今他们的养兔基地已经达到了年产一万多只、年产值100多万元的规模。同时,他们还带动周围农户一起养兔,并成立了专业合作社,农户负责养殖,他们负责提供技术和销路。
邹靓和丈夫欧阳正是新化县炉观镇大新村郎山片人,原本从事建筑施工行业,长年漂泊在外。7年前,40多岁的欧阳正还在天津的建筑工地上当包工头,而父母年事已高,夫妻俩一直在思索返乡创业,以便更好地照顾父母,但苦于没有找到方向。
后来他们从当地人喜欢吃野兔的习惯中找到灵感。野兔的价格贵,营业价值很高,新化本地没有一家具有规模的养兔基地,他们觉得这个事情有搞头,便萌生了在家乡的郎山养殖野兔的想法。
当时的郎山,荆棘密布,蛇鼠横行。回到老家的欧阳正夫妇,在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斥资500余万元,将该村800余亩郎山承包下来,并开辟了一条通往郎山的土路,然后注册成立了新化县兴发农业开发公司,创办了新化县良五养兔专业合作社和新化县炉观镇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从山东各省买回200只种兔饲养。
我省潮湿的气候,不是非常适合兔子的养殖。最开始,夫妻俩采用放养的模式,200只兔子很快只剩下30多只,但邹靓认为这是一种“优胜劣汰”,生存下来的兔子能够适应当地的环境。后来,夫妻俩又将兔子移到室内养殖,并将这些兔子与一些野兔配种。
2017年9月,听朋友介绍,夫妻俩养了部分九嶷山兔,长势很好,跟野兔打了两年交道的欧阳正颇感惊讶。要知道,南方气候湿润,尤其是低洼地带,最不适宜野兔养殖,九嶷山兔能够在潮湿的地方健康成长,说明九嶷山兔的基因不同于外省的比利时兔。于是,欧阳正立即从村民手中买了几只野兔到山上跟自家兔交配。
“真的没想到,比利时兔和九嶷山兔交配产下的崽兔居然适合户外生存,即便是在寒冷的冬季,它们都活蹦乱跳的。”这种杂交出来的兔子,欧阳正夫妇给它们取名为梅山野兔。
在之前的脱贫阶段,为了带动当地贫困户脱贫,欧阳正夫妇先后多次为当地贫困户免费提供梅山种兔,并定期组织贫困户开展梅山野兔养殖技术培训。炉观镇的贫困户,只要村里出具贫困证明,均可到郎山免费领取一组种兔饲养,成年后的野兔,兴发农业开发公司全部负责销售。
目前,邹靓夫妇俩的养兔基地繁殖场发展到了7000多平方米,放养基地有30多亩。近两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和天气影响,养殖基地遇到了不少困难,订单量有些减少,天气干燥导致天然的食物也减少,单纯靠饲料养殖成本剧增。但夫妻俩仍咬牙坚持,70元一公斤的售价也没有改变。到去年年底,前来买兔的人开始剧增,很多的人都是慕名而来。
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兔年开头,初一到初五都有很多人登门来买兔,一天能卖几十只。邹靓说,很多人是前来买小兔子送人的,这种小兔子的价格相对于成年兔要贵一点,50元一只。
“我还是非常有信心的。”邹靓觉得,开年大卖是一个好兆头,他们今年计划继续加大投入,目前已新扩建400多平方米的种兔场。
初审:吉 映
复审:傅仁斌
终审:袁万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