沅城村位于怀化洪江市西南部,沅水上游。这里交通不便、信息闭塞,是洪江市典型的偏远小村和集体经济薄弱村。之前,全村没有一台像样的农业机械,没有种植大户,没有注册的合作社;20%以上土地处于半荒芜状态,90%以上的青壮年选择外出谋生;全村没有结婚的大龄男青年超过60名。2021年5月6日,省农科院乡村振兴帮扶工作队进驻沅城村。“凋零、冷清和荒凉”是驻村工作队来到这儿的第一感觉。
寻找发展希望
寻找沅城村的希望,是省农科院乡村振兴帮扶工作队进驻后的首要任务。通过半个月的走访、调研,工作队发现沅城村是洪江革命老区的核心区域,红二六军团曾在此战斗、休整、扩充队伍,留下了很多红色故事,有洪江市唯一的红军长征纪念馆。这里三面环水、侗族人口集聚,拥有十里生态河滩,是国家认定的传统古村落。看着眼前的一切,工作队似乎心里有点底了。
接下来,工作队查看村情、村貌,与村两委紧密配合,召开党员会、村组干部会、村民代表会、村组屋场会,跟大家讨论分析沅城村的优势和短板,探讨发展目标和路径。以红色教育为主导,以生态度假、农旅研学、侗族古村文化游为补充的一加三“红色沅城”发展定位得到了县、市层面的认同和确立。
插上腾飞翅膀
沅城村土壤疏松肥沃,灌溉方便。大部分水田可以长期采用稻油轮作方式进行杂交水稻制种和油菜种植。这里还有种植白姜、红橘和蔬菜的传统。但种植品种杂乱、经营分散、抗风险能力弱。
“要做加工、做精品、做特色、做品牌。”这是沅城村人的梦想。工作队又把建设柑橘、生姜、蔬菜、菜籽油、水酒加工于一体的农产品初加工园项目纳入了工作日程。
村里有资源,村民有意愿,搞加工、做精品、做特色、做品牌成为可能。“我们有资源,但还得有资金技术呀!”村民们又提出了困惑。
几个月时间,由当地政府支持的基础配套项目入库,农业产业项目重点建设清单也与有关单位沟通衔接好;省农科院农业规划、杂交水稻制种、油菜育种、蔬菜、生物技术、植物保护、农产品加工等专家团队也纷纷走进了沅城村。
在他们的指导下,稻鱼基地、稻油轮作基地、油菜制种基地、柑橘初加工基地、农机合作社建起来了;生姜连作障碍试验、辣椒秋延栽培试验迅速展开;道路油葵风景、河滩紫云英花海已经规划启动。
沅城未来可期
7个月时间过去,沅城村整齐划一的河卵石微城墙替代了村部残破的水泥砖墙;错落有致的红花绿叶代替了进村道路两旁的野草;菜园果园里简洁的竹篱笆代替了杂乱的塑料和荆棘;紫云英花海将铺满高低不平的茅草河滩……
2021年12月2日,中国工程院院士、省农科院党委书记柏连阳,中国工程院院士、省农科院院长单阳来了,他们带着高规格的专家团队,在这里开起了乡村振兴党委专题会,给平静的小村带来了更大的希望。
现在,村里的环境美了、道路宽了、车辆开始有序停放了;农家小院开业了,种养大户开始注册了;年轻人打牌的少了,学练侗族歌舞的多了。
“科技引领示范村”“乡村旅游试点村”“乡村振兴样板村”“基层组织建设示范村”“中国红色村”的牌子和荣誉一个一个向沅城村走来。
初审:吉 映
复审:傅仁斌
终审:袁万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