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市县传真 > 正文

瑶山村小书声琅

2023-03-20 18:54 作者: 唐世日 来源: 322137 次阅读

乡村小规模学校——学生数不足100人的村小学和教学点,是农村义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教育体系的“神经末梢”,格外牵动人心。如何推动乡村小规模学校从“小而弱”“小而差”向“小而美”“小而优”转变,让每一位瑶山孩子都能在家门口接受优质教育,江华瑶族自治县在这方面进行探索创新,取得了良好效果。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共产党辛劳为民族,共产党他一心救中国……”9月23日,江华瑶族自治县大石桥乡焦源村小学的孩子们,正通过网络用“班班通”学唱革命歌曲,一块屏幕让乡村孩子与城镇学生共享优质音乐课。

江华现有农村村小、教学点109个,主要分布在偏远山区。大部分村小学和教学点通常只有几个或者十几个学生,因条件艰苦,老师不愿去、留不住,教学质量难以保证。近年来,该县打出优化提质“组合拳”,优化整合教学点、改造升级校舍、配齐配强师资。从2014年至今,当地已整合资金近5000万元,分批次推进乡村小规模学校标准化基础设施建设,对校门、围墙、教室、小图书室、小功能室、小运动场、小食堂、小厕所、小澡堂、校园绿化等进行全面提质改造,配备升级班班通、网络、仪器、图书等设备。

大石桥乡源口村小有25位学生,因位置偏远,没有老师愿意进去。2015年,该县选配市优秀乡村教师蒋联珍到此任教。蒋联珍探索启发式、探究式等“重导”“轻灌”的教学方法,深受学生欢迎,近5年该村小教育教学质量始终排名片区前两位。

2016年,该县出台激励机制,乡村小规模学校教师每年最多可比城区教师多近3万元津贴;在职称晋升、评先评优等方面向他们倾斜,并设立专门奖项。当地每年举办一次乡村小规模学校教师培训,提升教师素养;建立定点帮扶制度,确保每个村小和教学点有一所城镇优质学校结对帮扶;加大对乡村小规模学校的教学指导,推进乡镇完全小学、中心小学还与同乡镇的乡村小规模学校统一课程设置、统一教学安排、统一开展教研,形成了乡镇完全小学、中心小学校与村小、教学点一体化办学、协同式发展、综合性考评模式。

初审:汪   杨

复审:傅仁斌

终审:袁万茂

分享到:
头条推荐
科技燃梦 探索未知 ——郴州市科技馆携手良田小学共筑留守儿童科学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