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市县传真 > 正文

靖州“黄金叶” 带富一方人

2023-03-21 00:05 作者: 刘杰华 周康 来源: 334694 次阅读

初夏时节,走进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随处可见大片烟田,烟农们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忙着给烟苗除草、施肥、培土,株株烟苗已长出肥硕碧绿的叶子,显得生机盎然。

“保姆式”服务,产量质量稳步提升

“这几天是雨后壮苗的关键时期,我每天都得待在田里指导烟农作业。”4月22日,合作社工作人员李国亮扛着锄头在烟田里穿梭忙碌着。

由靖州民丰烟叶合作社作为“科技人才”引进的李国亮已经在靖州干了13个年头,他是社里的专职技术员,烟农们都叫他“烟保姆”。像李国亮这样的“保姆”,在靖州还有一批。他们参与烟叶生产的每个环节,全天候到烟田服务。

烟叶合作社为每一个种烟村都提供了技术指导,还统一了全县烟叶品种和种植标准,每年定期开展技术培训,培育职业烟农。去年,在连续遭受旱灾、洪涝等自然灾害的情况下,全县烟农户均收入11.59万元,同比增长10.4%。

“金叶子”带动,贫困农户稳定脱贫

张定良是该县甘棠镇龙凤村的种粮能手。去年,县财政给予烟农一定的种烟补贴和烟税返回,烟草部门则对烟叶的收购单价进行了调增,对全县烟用农资免费配送上门。张定良把流转的50亩土地全部种上了烤烟。一年下来,张定良的烟叶纯收入11万元。

邻村在外打工的王成武嗅到了烟叶的“香味”。“我去年才开始返乡种植烤烟,种了40亩,毛收入有20万元,把工钱一结,也净赚了5万多元。”尝到甜头后,王成武今年又种下了50亩烟叶。

姚秉礼在张定良的烟田里帮工,每天都能领到80至100元不等的工资,一个种烟季,到手的工资有1.6万~1.7万元。

“种一片烟,富一方人。”该县烟叶生产办工作人员介绍“,种植烤烟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别看小小一片烟叶,每一道工序都需要大量的劳力。而这些劳力大都是来自于村子周边不能外出打工的留守妇女和老人。”

多模式轮作,主业辅业双双增收

随着该村烟叶种植规模扩大,县烟草公司加大了对村级烟基工程的投入,通过烟草产业发展,帮助贫困村摆脱困境。如今,宽阔平整的水泥路连通到每家每户。

靖州扶贫办副主任周于表示,烟草系统的直接投入,既改变了烟叶生产条件,也带动了当地农田水网、交通设施改善。

该县烟草公司负责人介绍,为保证烟叶生产,靖州规划了“基本烟田、烟水工程、机耕路、育苗工场、烘烤工场”等基础工程和相关配套工程。

随着农田水网改善,靖州烟农们一改传统的单一种植模式,实行“烟+晚稻”“烟+油菜+水稻”等多种轮作模式,实现了主业创收、辅业增收。

初审:吉 映

复审:傅仁斌

终审:袁万茂

分享到:
头条推荐
科技燃梦 探索未知 ——郴州市科技馆携手良田小学共筑留守儿童科学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