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23日,安徽省淮南市中级人民法院二审宣判一起诈骗案。程某、迟某、王某等10名涉案人员被认定犯诈骗罪,分别被判处3年到13年6个月不等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经查,只有初中文化的程某,2019年6月在河南省郑州市注册成立了山子传媒有限公司,自任法定代表人。他找来虽只有高中文化但能说会道的迟某担任讲师,将其包装成拥有多个虚构头衔的“养生专家”,如“抗癌防癌专项基金会秘书长”“航天营养运动学专家”等,在短视频平台、小型直播App、私域直播等渠道开直播,看似讲授养生知识,实则兜售保健品。他们在直播和群聊中持续对老年人进行“洗脑”,一些普通保健品被虚假宣传成“养生神品”价格翻倍。例如,一款出厂价约18元每盒的胶囊保健品,被以每套(6盒)499元的价格销售,共售出6万余套,销售金额为3000余万元。
为了防止骗局被揭露,上述团伙锁定了一些小型直播App和私域直播,采取地方产品代理商“拉人头”的方式,通过设置密码进入直播间“听课”。代理经销商将密码告知各自的老年人顾客,老年人顾客才能进入直播间。
来自辽宁的梅先生因外婆沉迷听养生课并成批购买“能治百病”的保健品,便尝试用小号假装老年人进入外婆所在的养生群卧底。他发现,一开始可免费看录播课,答题后能获得小额红包(0.3元左右),“这些课程都是很浅显的中医理论知识,网上很容易搜索到”。等用户有一定黏性后,养生助理或班主任提出可以让其加入养生课群,需要交一定学费,“最开始是1元解锁,一周后继续听课要交上千元”。加入这一层级的养生课群后,才有机会接触养生课直播,和“讲师”有交流机会。
“加入养生课群时,对方就已经给我打电话试探、要求登记身份证信息等,确认我是达到一定岁数的老年人,是他们的目标群体。”梅先生说,讲师持续输出“人老了脑血栓、肿瘤、癌症等就容易找上门,现代医疗有的检测不出来,但我们可以防病”“食疗有时比药物疗效更好”之类的观点,并不直接卖货。如果要接触到购物内容,还需进一步通过其年龄和“忠诚度”审核——要参与过线下活动,确定年龄在60岁以上,多次充值上课的会员才有机会进入产品群。梅先生只能止步于听课阶段。
“进入产品群的老年人对他们已经十分信任,基本上他们宣传什么就买什么。”梅先生近80岁的外婆不久前就强烈要求家人给她转账3000多元,买一款对方推荐的“牛髓粉”,称小到头疼脑热,大到癌症、肿瘤都能治。“外婆天天喝这个粉,结果我一查配料表,明晃晃地写着‘豆奶粉’。喝了一段时间,对方又出了更贵的虫草粉,没完没了收割老年人的钱包。”梅先生无奈地说。
初审:许治远
复审:傅仁斌
终审:罗 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