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普法时空 > 正文

约定轮流接娃却发生车祸,非无偿好意搭乘被判赔偿

2024-10-08 11:34 作者: 潘从武 孙敏 来源: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城地区中级人民法院 58695 次阅读

邻居之间达成轮班接送孩子的协议,能否将搭载孩子的行为认定为好意同乘?近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城地区中级人民法院审结了一起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纠纷案。

法院查明,家住塔城地区乌苏市的任某与陈某、刘某此前曾达成协议:三家轮流接娃放学,每家接一周。2019年5月的一天,任某9岁的女儿小馨(化名)和陈某家的孩子放学后一起乘坐陈某驾驶的汽车回家。汽车行驶至乌苏市某路段时,陈某在弯道超车,不慎与案外人李某驾驶的货车碰撞,事故造成小馨股骨骨折、颅底骨折、上颌骨骨折、尺骨骨折等,经鉴定为十级伤残。

交警部门认定,陈某在会车时超车、弯道路段超车、超速行驶,应负事故的主要责任,案外人李某驾驶机动车超载上路负次要责任。双方对该事故认定书无异议。

事故发生后,对于小馨的医药费问题,陈某与任某未能达成一致。2020年5月,任某向乌苏市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陈某赔偿小馨医药费等损失共计17万余元。

乌苏市人民法院一审认为,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应当承担侵权责任。根据案件发生的损失情况,扣除保险理赔等费用后,判决被告陈某向原告任某赔偿各项费用共计9万余元。

陈某不服,提出上诉,认为该案是无偿好意搭乘行为,小馨虽无过错,但也应当适当减轻自己的责任,小馨一家自担30%损失较为合理。

塔城地区中级人民法院二审后驳回上诉,维持原判。二审法院认为,三方达成的协议为三家均负有责任和义务接送孩子上学、放学的等价交换行为,而非偶遇的免费搭乘。此外,本次事故是陈某多次违反交通规则造成,与免费搭乘并无因果关系,不能减轻陈某应承担的责任。据此,法院作出如上判决。

初审:许治远

复审:傅仁斌

终审:罗   

分享到:
头条推荐
数字创意“造梦人”丨《科技湘军勇登攀》创新创业演讲季第八集《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