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普法时空 > 正文

交钱不能“免考”拿文凭“

2024-07-04 10:24 作者: 辛乐生 来源: 长沙市天心区人民法院 40753 次阅读

“免考试30天快速拿证!“免考试入读211/985!”看到这些信息,你会相信吗?近日,长沙市天心区人民法院审理了这样一起案件,13名受害者被骗63万余元,其中许多都是大学生和打工人。

2020年8月至2023年3月间,向某利用自己曾在高校担任过招生办主任(已离职)的身份,向多名学生虚构可以帮助其获得大专、本科、研究生学历,帮忙考过英语等,骗取5名学生交付的费用共计40万余元。不仅如此,向某还以同样的话术,向多人声称可以帮助办理本科毕业证,协助考CPA注册会计师、消防证、二级建造师、护士执业证书,帮助办理入学等,共计诈骗8名被害人合计近23万元。

部分被害人在收到向某邮寄的“毕业证”“执业证”后,发现是假证书,于是便多次找向某询问,向某均称“正在处理”“月底就可以查到了”“教育局正在录信息”等,要其等待。发现情况不对的被害人最终选择报警,警方抓获向某后,在其房间内查获手动钢印机、组装电脑、空白毕业证封皮等作案工具。

长沙市天心区人民法院经审理后认为,被告人向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虚构事实、隐瞒真相,骗取他人财物,数额特别巨大,其行为已构成诈骗罪。鉴于其案发前退还相关被害人部分金额,法院作出一审判决,判处被告人向某有期徒刑11年6个月,并处罚金10万元;全数退赔被害人所有经济损失。被告人不服提起上诉,长沙中院二审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法官提醒

国家在资格证书的管理上有严格的法律法规规定,办理假证、使用假证都须承担行政责任,甚至触发刑事犯罪。不可轻信“代办大学毕业证”“买消防证、护士证”等信息,切勿贪图方便、因小失大。如果不幸上当受骗,应第一时间报警并保留好证据、及时止损,用法律手段维护权益。

初审:许治远

复审:傅仁斌

终审:罗   

分享到:
头条推荐
数字创意“造梦人”丨《科技湘军勇登攀》创新创业演讲季第八集《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