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科学生活 > 正文

“手机碰一下钱就没了”是真的吗?

2025-03-13 11:31 作者: 张雯 潘韵凝 来源: 1 次阅读

移动支付、刷公交卡、电子门禁……日常生活中,智能手机近场通信技术,即NFC功能,为我们带来很多便利。但近期,网络上出现了一些短视频,声称“通过近距离接触的支付方式,导致手机里的钱被隔空盗刷”,引发网友广泛热议。隔空盗刷,“手机碰一下钱就没了”,这是真的吗?

“碰一下就被盗刷”视频系摆拍,造谣者被罚

一名短视频博主在多个网络平台发布视频称,自己的助理吃完饭后使用某支付软件的“碰一下”便捷支付方式结账。助理将手机放回口袋时,被一个经过的陌生人使用伪装的POS机盗刷了500元,随后通过报警将钱款追回。

该短视频发布后,迅速引起了许多网友讨论。支付平台了解后,发现该短视频存在多处事实性错误,于是报警处理。公安机关依法将发布者吴某传唤至办案场所进行询问。

经调查,发现该短视频是吴某为博取流量、吸引关注的“摆拍”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相关规定,吴某因捏造并传播网络谣言的违法行为被公安机关依法处以500元行政罚款,并通过网络平台公开致歉。

专家演示“碰一下”原理:近距离盗刷不现实

生活中,很多人会用到支付平台推出的“碰一下”支付功能,使用这项功能的前提是手机上自带NFC功能并处于开启状态。

为了验证这种“碰一下就偷走钱”的技术是否存在,该支付平台的产品安全专家介绍,使用“碰一下”支付很简单,商家发起收款后,用户只需先解锁手机,直接在机具上碰一下,就可以快速完成一笔支付。用户手机在锁定状态下无法进行“碰一下”支付,这是保证用户资金安全非常重要的一步,一定要用户解锁手机后才能使用。

据介绍,“碰一下”支付会结合不同的支付场景、交易风险控制等因素进行支付方式调整,特别是针对大额交易,会要求用户通过密码、指纹、面容等方式进行再次确认,保障支付安全。

无论是“扫一扫”支付还是“碰一下”支付,都只在支付过程中起到了验证作用。“碰一下”虽然利用了NFC的部分功能,但并不通过手机NFC存储和传输用户的支付信息,所以线下支付并不像网传所说会被轻易近距离碰触盗刷。

警方:须多防范远程非接触性诈骗

那么,在线下付款过程中,使用“碰一下”支付功能带来财产损失的风险到底有多大?

民警解释,如果别人近距离利用手机的NFC功能支付,盗刷了你的钱,这属于接触性犯罪,要用到一些扫码设备或接触设备,而POS机、碰一碰设备都要实名办理,线下操作。所以这一类犯罪成本相当高,破案率也很高。

警方提醒,从实际情况来看,我们更应该防范的是远程非接触性诈骗,这是近年高发的电信诈骗手段之一。在这类犯罪中,诈骗分子通过伪装身份,以“航班故障”“扣费取消”为由,引起受害者紧张情绪,降低其警惕性。其次,诈骗分子会要求受害者通过NFC功能,将银行卡信息与虚假App软件绑定,直接读取并转移卡内资金。为了进一步增加信任度,他们还会诱导受害人使用屏幕共享等技术,让受害者误以为对方是正规操作。

那么,遇到这种情况,我们该怎么办?警方提示,接到自称客服的电话,务必核实其真实身份,尤其是涉及改签、退款等敏感信息时。避免随意通过NFC功能进行陌生支付操作,警惕所有要求打开屏幕共享或远程协助的操作。一旦察觉被骗,应立即拨打银行客服电话冻结银行卡,并报警处理。

初审:许治远

复审:傅仁斌

终审:罗   

分享到:
头条推荐
衡东花奇里自然资源科普教育基地:解锁自然密码的奇幻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