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注册
首页
专题专栏
新闻资讯
科学生活
健康园地
科普V视
科普挂图
科普音频
科技人物
更多
》
公共安全
市县传真
实用技术
军事百科
史海钩沉
第二课堂
普法时空
科普中国
专题专栏
新闻资讯
科学生活
健康园地
科普V视
科普挂图
科普音频
科技人物
公共安全
市县传真
实用技术
军事百科
史海钩沉
第二课堂
普法时空
科普中国
当前位置:
专题>
科学家精神宣讲活动
罗锡文院士:把直播机“开进”稻田
罗锡文,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南农业大学教授,南方农业机械与装备关键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长期从事农业工程教学、科研和工程实践,在农业机械技术创新、农业工程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科技发展战略研究等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我小时候在田里插秧时就在想,什么时候不需要人插秧就好了。”谈到研究农机的初衷,出生于湖南株洲的罗锡文总会联想起小时候在家乡农作的经历。“当时,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低、农业生产工具落后,制约了农业生产水平提高。”罗锡文说,1979年他到华南农学院(华南农业大学前身)攻读硕士研究生,立志要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将农民从繁重的劳作中解放出来,实现“耕牛退休,铁牛下田,农民进城,专家种田”。罗锡文的...
2024-04-28 13:46:58
谭蔚泓院士:致力于研发精准杀死“肿瘤君”的靶向治疗新药
谭蔚泓出生在湖南益阳,原本他担任美国佛罗里达大学杰出教授,却毅然选择回国,他致力于用“聪明”分子来识别癌细胞与正常细胞,他连续3年入选汤森路透全球论文引用率高的研究人员名单……2017年,谭蔚泓带领科研团队在《自然·纳米技术》、《自然·通讯》等世界著名学术期刊上接连发表了20多篇论文。其中,发现跟踪癌细胞表面疾病标志物快速运动的新疗法,在全世界都还是首次。长期以来,化疗是治疗癌症的主要方式。然而,传统的化疗药物无法将癌细胞和正常细胞区分开,在杀死癌细胞的同时也会将正常细胞杀死,毒副作用大。寻找一种能够识别病变细胞的“聪明”的分子,来做“探针”,成为谭蔚泓和团队追寻的目标。“而核酸适配体是一种人造...
2024-04-28 13:46:58
刘少军院士:在期待中度过每一天的“科研渔民”
刘少军,男,中国工程院院士,1962年7月出生。主要从事鱼类遗传育种方面的研究,创建了新的鱼类种质资源,研制了一批优良鱼类,系统揭示了杂交鱼的遗传特性和繁殖特性,在鱼类远缘杂交研究领域的理论—技术—产品方面做出了系统性的创新成绩。每年3至6月,刘少军总是忙不赢,他要赶着淡水鱼类产卵季节,去全国各地的实验基地干活。“鱼类产卵从凌晨三四点就开始了,我们要观察鱼类产卵情况,作息时间也得跟着鱼类走。”刘少军对此习以为常。30多年来,在他带着团队日复一日的追问和求索中,流传多年的观点“远缘杂交难以形成可育品系”被修正了。鲤鱼、鲫鱼、金鱼之间的进化秘密,就是在几轮难忘的探究中被一点点揭开的。2014年9月的...
2024-04-28 13:46:59
湘籍院士罗安——科学研究不要随大流而要另辟蹊径
光着膀子在工厂挥汗如雨地干活,在厚重灰尘的环境中长时间工作,这似乎与想象中象牙塔里写论文、实验室里做试验的科学家形象相去甚远。“做科学研究要面向企业亟需解决的问题。”这是中国工程院院士、电力电子变换与控制专家、湖南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罗安在采访中反复发出的心声。他回忆起年轻时在韶关冶炼厂做科学研究,解决企业用电装置自动控制问题时的经历。当时,冶炼厂的电弧炉如果能实现自动控制,就能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有利于工人的身体健康。“由于冶炼厂的灰尘非常厚,在现场工作久了,我都从喉咙里咳嗽出血来。经过三年多的研究、攻关,我们最终把电弧炉的自动控制系统做好了。虽然当时难度比较大,条件非常恶劣...
2024-06-03 15:19:42
湘籍院士李述汤--归来,写就“纳米传奇”
“中国人要在中国的土地上做出令中国人骄傲的事情来。”这是中国科学院院士李述汤常说的一句话,也是他始终如一的信仰和追求。半生游历后,怀揣着一颗赤子之心,已成为亚洲纳米界领军人物的李述汤毅然携团队回到内地,在苏州大学建立了国内首个纳米材料与技术专业,带起了一支国际前沿的“纳米梦之队”。如今,他兼职于中国澳门科技大学,助推“长三角”和“大湾区”在纳米科技领域强强联手、奋楫共进!李述汤说,几十年过去了,一直都忘不了自己的“出处”,忘不了曾经受过的苦。“因为欠缺,所以拼命奋斗,誓不低头。拼搏精神,是我成长的要素。”1947年1月,李述汤出生于邵东。父亲毕业于黄埔军校,曾是国民党中将。1950年,母亲带着他...
2024-06-03 15:19:53
湘籍院士王赤——奔赴空间科学的“星辰大海”
王赤是从湖南邵阳走出去的空间物理学家。他秉持敢于创新的科研精神,以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研究员、主任,中国探月工程四期首席科学家的身份,将中国人的传说高高写入苍穹,争来了民族的骄傲,赢得了海阔天空。1967年2月,祖籍隆回县七江镇鸟树下村的王赤,出生于邵阳市城区。父母是邵阳市水利局的干部,经常赴各地修水库。因新宁县麻林瑶族乡境内修建大圳水库,王赤跟随父母在那里长大。有一次,看到一颗流星划过,他心想:星星从哪来的?视觉效应让他觉得星星好像落在对面的大山里,就想着,是不是跑到山那边把掉落的陨石找到。从那以后,王赤对天上的星星特别感兴趣。后来他考进麻省理工学院,父亲写了篇文章《从麻林到麻省》,提到...
2024-06-03 15:19:59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末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