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科技人物 > 正文

丁光生:以身试药丨最美科学家

2023-12-01 03:45 作者: 央视新闻 来源: 185736 次阅读

有这样一个人,他致力于心血管药与抗血吸虫病药的新药研究,曾为科研以身试药,作为主要负责人之一创制的重金属解毒药二巯丁二酸,是第一个被美国仿制、使用的中国新药。这个人就是我国著名药理学家——丁光生。

640.png

△丁光生

“只有把祖国放在心里才能真正做出为国、为民的新药”

1946年,丁光生通过了当时的公费留学考试后到美国学习临床麻醉学,同时在药理系攻读博士学位。他为学勤勉刻苦,工作认真负责,收到了美国不少知名机构的工作邀请。

新中国的成立让丁光生萌生回国报效的强烈愿望,他的这一决定遭到美方多次阻挠,丁光生据理力争想了很多办法,最后美国政府才不得不放行。1951年,丁光生终于如愿归国。“当我踏上祖国的土地,第一次见到五星红旗时,禁不住热泪盈眶”丁光生对祖国的拳拳深情,几十年间从未更改。在他看来,“只有把祖国放在心里才能真正做出为国、为民的新药”。

他和同事合作研究出抗血吸虫病的安全强效解药

回国后,丁光生加入了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从零开始组建药理学研究团队,丁光生的科研工作主要分为三方面:心血管药理研究、抗血吸虫病的研究和重金属解毒药的研究。

上世纪五十年代,我国南方多省遭受血吸虫病害,当时治疗血吸虫病,全世界只有一种特效药——酒石酸锑钾,但这种药必须通过静脉注射,毒性大,还有病人因为药物毒性太强而失去生命,丁光生与其他几位研究者经过反复筛选合作研究出安全强效的解药——二巯丁二酸钠。1958年,上海中山医院开始临床试验二巯丁二酸钠时,丁光生以身试药,成了第一批临床试验的“病人”。临床试验证实二巯丁二酸钠毒性很低、解毒能力很强,一经推广应用就拯救了许多人的生命,这种解药还被意外地发现,对重金属中毒和毒蘑菇中毒有一定作用。

640 (1).jpg

△1991年,二巯丁二酸钠三位主要研究人员合影:梁猷毅(左)、谢毓元(中)、丁光生(右)。

在该药基础上,丁光生等人对口服二巯丁二酸进行了系统药理研究,它对治疗多种金属中毒均有明显疗效。1991年,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正式批准二巯丁二酸用于儿童铅中毒,这是我国研制的化学药品首次被美国批准仿制。

从药理学家到编辑学家他倡导建立新学科——编辑学

1979年,全国第一届药理学会会议召开,决定创办一份药理刊物,丁光生被推选为主编进行筹备。此后,他的所有精力都转移到了办刊上并参与筹备科技期刊编辑学会。

丁光生认为“编辑有学”积极倡导建立一门新学科——编辑学,他创造了一个新的英文单词——editology(编辑学)这一全新的概念赢得了国内外的广泛认可。

640.jpg

△1983年,全国自然科学期刊编辑协会上,丁光生讲“实验设计与数据处理”。

今年10月6日丁光生在上海逝世,享年101岁。回顾他的一生,一般早上四五点钟上班,晚上十点下班,风雨无阻。据同事回忆“丁先生从而立之年直到耄耋之年一直坚持着这样的‘时刻表’几十年间一直都是所里上班最早的人。”

初审:刘小丹

复审:马林虹

终审:罗   锴

分享到:
头条推荐
基孔肯雅热十问十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