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行政令,正式提出新一代导弹防御体系建设计划——“金穹”,旨在保护美国本土免受弹道导弹、高超声速导弹、巡航导弹等战略武器的威胁。
一、“金穹”计划的实现途径
“金穹”计划通过将天基、陆基、海基传感器和拦截器整合到统一的指挥控制网络中,实现对所有来袭导弹的拦截。其实现途径主要有两种:一是通过部署在研或已生产的陆基、海基拦截系统,提升美国本土的防空反导能力,降低其脆弱性;二是利用先进技术打造天基拦截器和天基导弹跟踪传感器,并与地面系统进行协同。
二、洲际弹道导弹的研发经验
20世纪50年代,为快速研制第一枚洲际弹道导弹,美国面临着两方面的阻碍。一是官僚主义。美空军领导层认为洲际弹道导弹将威胁战略轰炸机部队的预算和使命;二是技术阻碍。美国缺乏构建复杂战略系统的组织机构和技术基础。
为解决上述问题,美国汇聚了国防部、科学界、工业界的顶尖人才,于1954年7月成立了西部发展部(Western Development Division,WDD),负责洲际弹道导弹研制计划的制定、预算管理、系统生产和试验等。同时,该机构由伯纳德·施里弗准将领导,可直接向美国防部领导层汇报关于项目的全部情况。1957年12月,美国成功试射第一代洲际弹道导弹——“阿特拉斯”;1959年4月,美国成功试射第二代洲际弹道导弹——“泰坦”;1961年2月,美国成功试射第三代洲际弹道导弹——“民兵”。
三、“金穹”计划面临的挑战及解决方案
“金穹”计划的提出标志着美国彻底突破了导弹防御技术和能力发展的限制,但也面临着长期存在的官僚主义、项目规划不连贯、缺乏持续的资金投入等问题。为实施该计划,美国政府应该组建一个新的机构,赋予领导层广泛的权利,并投入大量资源,以指导所有参与“金穹”建设的机构、军种、工业部门开展相关工作。同时,项目负责人必须能够直接向国防部副部长汇报,以确保项目始终是国家优先事项。
四、结束语
打造高度复杂、威力强大的洲际弹道导弹为美国部署下一代防御系统提供了先进经验和科研模式。同时,美国需利用新兴技术,发展快速创新能力,推动“金穹”计划快速落地。
初审:孙世奇
复审:成自来
终审:陈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