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9日,美导弹防御局(MDA)发布了一项前瞻性、为期五年、持续至2030年的“先进能力概念”跨部门征集公告,旨在向全球工业界、学术界及非传统承包商寻求能够改变现有范式、利用颠覆性技术的创新解决方案,以重塑美国威慑和击败导弹威胁的方式。
核心目标
探索和吸纳外部的创新思想,特别关注具有“颠覆性”(Disruptive)的技术和概念。导弹防御局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发现能够显著提升整个导弹防御系统鲁棒性和有效性的先进能力。与传统的采办流程不同,跨部门公告模式更侧重于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以及概念探索,而非直接采购成熟的硬件或系统。
8大关注领域
动能和高超声速防御。快速开发和演示针对弹道导弹、机动导弹、高超声速导弹和巡航导弹等威胁的成本效益高的动能防御解决方案。强调拦截范围、高度(大气层内/外)、低成本拦截器等。
指挥控制与作战管理。融入创新技术,提升威胁跟踪、识别、通信韧性、决策速度和适应性。重点关注人工智能(AI)、量子计算、自主系统、定向能、高超声速防御、弹性网络和网络安全。
集成非动能和电子战。开发和集成多域非动能和电子战(INK&EW)能力,实现决定性效应,提升决策节奏,减少附带损伤。
颠覆性技术。快速应用成熟的颠覆性技术,包括人工智能、定向能、高超声速防御、弹性网络、网络安全等,并应用于卫星地面测控、传感器算法、太空跟踪、武器制导等领域,加速下一代防御盾的部署。
天基传感器、拦截器和效应器。利用颠覆性技术保持空间领域感知优势,包括弹性卫星星座、先进传感器、在轨服务与制造、天基态势感知人工智能、反太空能力等。特别关注天基拦截器/效应器概念、轻型空间推进技术、小卫星技术、高速寻的器和板载处理能力。
数字革命。集成先进分析技术(包括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统计方法、计算智能),增强导弹防御的各个方面,从威胁特征分析到资源分配。强调快速数据处理、多模态分析、安全接口、通信韧性等。
辐射效应、重离子、质子和脉冲中子对电子器件和系统的单粒子效应。新的单粒子效应(SEE)测试方法、技术、工艺或替代粒子源,例如使用激光、建模、X射线、质子,开发具有多个待测器件(DUT)的测试板、自动化测试软件以提高测试速度等。
国际导弹防御系统合作。涉及与外国公司、实体或大学直接合作的项目。此类项目将受到美国出口管制法律的严格约束。
结束语
导弹防御局明确表示,他们不仅寻求渐进式改进,更期望能快速产生具有近期作战相关性的“飞跃性”能力,并要求提出的技术概念能在2~5年内具备初步演示验证潜力。为高效推进,导弹防御局采用了简化的“多重授权公告”机制,结合传统采购合同、其他交易、拨款等方式进行授标,并设立了2阶段的提案评估流程,以加速筛选和支持最具前景的技术发展。公告虽未直接提及“美国金穹”指令,但优先事项基本一致,体现了美国应对未来复杂多变导弹威胁、全面提升防御能力的紧迫感和战略布局。
初审:孙世奇
复审:成自来
终审:陈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