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社会正经历第四次工业革命,其推动力主要源于万物数字化、信息通信和人工智能等技术的融合创新。其中,信息通信技术在人类社会迈向数字智能新阶段的演进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打赢未来战争,6G(第六代移动通信技术)必将在情报侦察监视、作战指挥控制、智能化无人化作战、电子对抗、后装保障、军事训练等诸多方面提供强有力的基础支撑。
什么是6G
6G将通信领域的边界从物理域进一步扩展至信息域、认知域,通过在物理与数字世界之间提供即时、高效和智能的“超连接”来重塑世界。关于什么是6G,学术界和工业界达成共识的观点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第一种观点:6G是太赫兹通信。其通信频率在300GHz以上到10THz,远高于现行的通信频段,既适用于短距离、高速率的视距传输,又适用于远距离高容量、低迟延的数据传输,实现陆、海、空、天互联的感知与通信一体化。第二种观点:6G是卫星通信。由于低轨道、高通量卫星通信技术已成熟,其通信的范围更广,在地面蜂窝移动通信协同的加持下,能够真正保证用户的无缝覆盖。无论边疆还是海岛,只要携带可连入网络的通信终端,便能实现精准通信且不间断。第三种观点:6G是人工智能通信。随着人工智能走向规模化应用,通信与人工智能的融合是目前研究的热点,它们通过训练神经网络优化现有的通信处理流程,来实现信号调制、解调和编码的高效处理与传输,实现网络自主运维,设备故障自动预测、分析和排除,达到“自治”的要求。第四种观点:6G是语义通信。过去的通信多服务于数据比特的传输,对语义传输支撑不足。未来6G将用户对信息的需求及语义融入信息处理,大幅提高通信效率,改进用户的体验质量。未来用户采用语义通信的方式,通信链路仅传输变化更新的信息,这样不仅大大节省了流量和带宽,还能保证云端存储信息的完整性和一致性。
6G的应用场景
面向2030年,整个6G发展的愿景是“数字孪生、智慧泛在”,由此催生众多全新的应用场景。一是全息交互、深度智融。利用全息显示、人工智能技术,使用人员通过头戴式显示屏、手柄等交互设备,将自己置身于一个完全虚拟的环境中,并通过技术手段实现与虚拟环境的深度智融。未来的演训场上,目标和人员都可以是一个个全息的投影,训练者只需佩戴交互设备,就能根据接收的指令组织演练,完成相应的演训科目,并通过系统分析和评估演练效果,制定精准的解决方案。
二是通感互联、脑机一体。利用脑机交互、物联网技术,将人类的触觉、嗅觉、听觉、味觉甚至情感和意识,通过通信系统实现各类感官与机器的互联互通。未来战场,指挥员与战士之间可以通过6G网络互传感受,双方情感表露和认知感受不仅限于语言交流方式。机器与人交互更为便捷,统一的通信协议、标准的数据格式和灵活的组网方式,保证了信息传输的时空一致性和跨平台链接的一体化。
三是数字孪生,打造元宇宙。元宇宙是脱胎于、平行于、独立于现实世界的人造在线虚拟世界。利用现实世界中物理实体和虚拟世界中数字模型相结合的数字孪生技术,让虚拟世界映射或超越现实世界,实现数字模型与物理实体的共生、共智。未来的军事元宇宙,可基于6G网络构建的系统组织系统性、全过程仿真,用于新型武器装备预研、作战概念开发、战法创新以及指挥演练,不仅能够节省成本、提升质效,而且便于挖掘战争规律,寻求制胜之道。
初审:孙世奇
复审:成自来
终审:陈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