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军事百科 > 正文

四川舰下水,开启远海作战新篇章

2024-12-30 10:00 作者: 萧悠然 来源: 湖南科技传媒集团 4 次阅读

2024年12月27日,中国海军的076型两栖攻击舰首舰在上海正式下水,并被命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四川舰,其舷号定为“51”。四川舰作为海军新一代的两栖攻击舰,对于推动海军的转型建设发展以及增强远洋作战能力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076型两栖攻击舰是中国首艘配备大型开放式飞行甲板的两栖攻击舰,其尺寸远大于常规的两栖攻击舰,甚至接近了“伊丽莎白女王”级航母。该舰满载排水量达到4万余吨,设置双舰岛式上层建筑和全纵通飞行甲板,创新应用了电磁弹射和阻拦技术。

一、技术特点

1.电磁弹射技术:076型两栖攻击舰是全球首次采用电磁弹射技术的两栖攻击舰,可以起飞直升机、舰载战斗机等各型战斗机以及固定翼无人机。电磁弹射技术具有更高的弹射效率、更快的起飞速度,因此该型舰的制空作战及对地突击能力较强。

2.双舰岛设计:与已服役的075型两栖攻击舰相比,076型两栖攻击舰首次采用双舰岛设计,这种设计可能有助于提高舰船的航行稳定性和作战效率。

3.大型飞行甲板:076型两栖攻击舰拥有全纵通飞行甲板,宽度较大,提供了足够的空间用于停放和起飞各种舰载机。

二、作战能力

1.两栖突击作战:076型两栖攻击舰可以搭载一个两栖作战营兵力,快速抵达目的地进行登陆作战。它具备三栖攻击作战能力,既可以进行平面登陆,也可以进行机降和空降作战。

2.航空作战:由于搭载了电磁弹射器,076型两栖攻击舰可以起飞各种固定翼无人机和有人舰载机,执行制空作战和对地突击任务。

3.远海作战:作为海军新一代两栖攻击舰,076型两栖攻击舰的远海作战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它可以与其他舰艇组成航母编队,执行远洋作战任务。

三、意义与影响

076型两栖攻击舰的下水和命名标志着中国海军在两栖作战舰艇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它不仅提高了中国海军的综合作战能力,尤其是远海作战能力和立体远程登陆作战能力,还为中国海军未来的发展和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076型两栖攻击舰的研制和建造也展示了中国在舰船设计和制造方面的强大实力和技术水平。

初审:孙世奇

复审:成自来

终审:陈光中

分享到:
头条推荐
喝咖啡会导致骨质疏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