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战士”, 泛指一切使用于战争和其他战斗相关活动的非人类生物。实际上,天上飞的、地下跑的、水中游的动物都可能被用于战争。从大象到老鼠,从鸽子到甲虫,从鲨鱼到海豚,通过各种匪夷所思的“动物战士”,可以在敌方毫无防备的情况下,完成各种作战任务。
自从有了战争,动物便成了人类亲密的“战友”。我国古代战国时,齐将田单于夜间用牛千余头,在牛角上缚好兵刃,在牛尾上缚苇灌油,以火点燃,猛冲燕军,并以五千勇士随后冲杀,连克七十余城。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田单大摆火牛阵”。
二战期间德国对苏联发动闪电战,由于战争准备严重不足,战争初期苏联红军几乎无力招架,开战一月之后德军便攻入苏联境内数百公里。特别是德军的坦克性能优越,火力强劲,而此时苏军既没有足够的反坦克武器,也没有相匹敌的坦克进行防御,大多数时候只能依靠血肉之躯去抵御德军的坦克。
1941年8月,苏军建立了4个反坦克军犬连,每连有126条军犬。战斗中一旦发现德军坦克时,苏军战士迅速将炸药固定在军犬背上,把简易引信插入炸药的点火索中,打开保险钩。当坦克接近到100米左右距离时,苏军战士便拔出引信插销,放出军犬。经过训练的苏联反坦克军犬便会迅速钻到德军坦克的底下。顷刻之间,德军坦克在强烈的爆炸声中被炸毁,反坦克犬也与坦克同归于尽。
在训练过程中,苏军训导员先是将食物挂在坦克下面,让反坦克犬自己去寻找,找到就可以饱餐一顿。这样时间一长,它们一见到坦克就会不顾一切地扑上去。然而,由于在初期训练时使用的是苏联坦克,苏联坦克用的是柴油,而德国坦克用的是汽油,柴油和汽油的气味有很大区别。因此,在实战使用中,苏联反坦克犬常常会将坦克弄混,钻到苏军坦克下面,炸毁己方坦克。还有不少时候,军犬会因为战场上巨大的爆炸声和震动受到惊吓,返回主人身边形成误伤。
德军发现苏军成批次使用军犬来炸自己的坦克之后,便借口预防狂犬病,开始全面射杀见到的所有犬只。因此,反坦克犬的出其不意作用严重降低。到了1942年,苏军便改变了对军犬的培养方向,主要训练探雷犬和通信犬。
值得纪念的是,在整个苏联卫国战争期间,苏军反坦克犬共摧毁了德军300多辆坦克及许多有生力量。
初审:成自来
复审:成自来
终审:陈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