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军事百科 > 正文

五角大楼为何对“哨兵”计划如此上瘾?

2024-11-11 10:00 作者: 管元璋 来源: 国防科技要闻 49338 次阅读

尽管LGM-35A“哨兵”新型洲际弹道导弹是一个冗余计划,且自2020年以来成本增加了高达81%,但五角大楼仍决定坚持这项计划,这十分符合“地堡”网站对“上瘾”一词的定义:一种具有潜在危害或致命副作用的习惯性行为。

由轰炸机、潜艇和陆基洲际弹道导弹组成的三位一体核力量是冷战时期的产物,旨在使美国的核弹头始终指着克里姆林宫的额头(反过来,苏联对美国也一样)。但自苏联解体30多年以来,它慢慢固化为美国遏制俄罗斯等国家的军事战略。

这项预计总成本高达1409亿美元的“哨兵”计划是五角大楼所有错误采购计划中的最新一个(还有很多)。2024年1月,美国防部不得不面对这一现实,承认包括研发在内,该项目每枚导弹的总成本已从2020年的1.18亿美元飙升至2024年1月的1.62亿美元,增幅达37%。如果五角大楼表示不需要,则该洲际弹道导弹计划就会被取消。然而不出所料,尽管价格一再上涨,2024年7月8日国防部还是表示需要这种导弹,而此时每枚导弹的实际成本已从1.18亿美元飙升至2.14亿美元。美国军方坚持认为要将敌人炸回“石器时代”需要3种方式,而国防部给出了诺斯罗普公司“哨兵”计划至关重要而绝不能取消的五个理由:一是该计划“必不可少”,二是“没有替代选择”,三是新计算的标价“合理”,四是与必须削减的项目相比具有“更高优先级”,五是已进行了“足够”的调整以“控制”未来的成本上涨。这就引出了3个问题:美国是否需要它?其成本为何飙升得如此之高?为什么这种事情总在发生?

首先,美国确实需要它吗?理性的人们都可以来争辩洲际弹道导弹(弹头深埋在美国大平原上数百个已知地点的发射井中)的重要性。7月8日,超过700名科学家表示该计划并不必要。前国防部长威廉·佩里、退役海军陆战队上将兼参谋长联席会议副主席詹姆斯·卡特赖特以及曾担任美国核武器指挥官的退役空军上将李·巴特勒等重量级军事人物也持同样看法。他们认为,核武器“不使用就没用”的性质使得核战争要么非常意外,要么有较大可能性发生。

其次,如果我们需要,为什么不能做好呢?五角大楼首席武器采购官员威廉·拉普兰特试图对“哨兵”计划成本不断上升作出解释。他说,“如此大规模和复杂的计划是我们国家60多年来从未尝试过的事”,这会导致正常的官僚机构在行事方式上变得较为保守。

但是,五角大楼是一个不正常的官僚机构。他补充说:“成本增长是有原因的,并不是在找借口”他引用了五角大楼的乐观观点当然,并没有精确引用原话。他说:“事后看来,(国防部)对该项目的地面部分并没有充分的了解,因此无法对成本做出高质量的估算。

空军首席文职武器采购官员安德鲁·亨特和空军二号人物詹姆斯·西尔夫上将也赞同拉普兰特的观点。他们称已找到了“哨兵”计划的问题所在(即太大且过于复杂),并知道如何加以解决(即缩小和简化)。亨特说,事实上,空军最近成立了“核监督委员会”,这是一个好消息,因为核武器出现的时间(1945年7月16日)要比空军(1947年9月18日)还长。

拉普兰特说,五角大楼考虑了其他替代方案,包括将目前的“民兵”洲际弹道导弹沿用到2070年,但认为它们“不能满足作战人员对我们提出的作战需求”。

拉普兰特指责空军缺乏远见,2名空军官员还对他指出空军的错误表示了感谢。亨特说:“空军部非常赞同拉普兰特博士的看法,认为重组‘哨兵’计划是保持核威慑和满足基本国家安全要求的最佳方式。”然而,他们基本上也只是口头说说而已。

最后,为什么这种情况会不断发生?美国军方总是盯着未来几十年的威胁,总认为看到了潜在敌人正在建造完美无瑕的新战争机器,从而导致太多尚未完全达到成熟的技术被要求强行加装到同样不成熟的新平台上,这必然会延迟其研发进度并提高其成本。对此,几十年来批评之声从未停止过,但这种情况未得到任何改变。

然而,真正的问题并不在于体制。需要改正的是推动项目的人所做的决定。当然,与所有典型情况一样,当五角大楼于2020年批准“哨兵”研发计划时,拉普兰特、亨特和斯利夫等人并未参与其中。

当时,拉普兰特的职位由艾伦·洛德担任。在担任国防部的职务之前,洛德是德事隆系统公司的老板。在五角大楼工作期间,她的前雇主与国防部签订了建造再入系统的合同,而该系统将安装在“哨兵”导弹上。2020年,亨特的职位由威廉·罗珀担任,他曾称赞“哨兵”计划是“注入创新……保持对手领先地位”的一个机会。而斯利夫的职位当时由斯蒂芬·威尔逊担任,现在他成为BAE系统公司的董事会成员。2022年,该公司赢得了一份价值120亿美元的“哨兵”项目支持合同(竞标失败方还在对该合同的授予提出抗议)。这并不是暗示里面存在利益冲突,而是五角大楼与其援助的工业部门之间的互动如此之快,以至于很难分清到底是谁在发号施令。

令人感到失望的是,空军上校查尔斯·克莱格的前上司没有一个在吹风会上问到他的事情。就在15天前,空军以“不遵守组织程序”的理由解除了其“哨兵”项目负责人的职务。是他的管理不行,还是成了组织程序的牺牲品,或者两者兼而有之?如果是他的上级命令他在这场闹剧中充当替罪羊,那场吹风会的场面肯定会精彩得多吧。

初审:孙世奇

复审:成自来

终审:陈光中

分享到:
头条推荐
2025中国航天日(湖南)科普周在南岳启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