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世界,遗留地雷和未爆炸弹药仍是众多地区面临的严峻挑战。为了应对这一全球性难题,俄罗斯鲍曼莫斯科国立技术大学的专家团队研发了一款名为“明斯克”的创新自动人道主义排雷系统。该系统融合了无人机技术和人工智能,为排雷工作开辟了新道路。
发展历程
随着战争形态的不断演变,地雷这一“沉默的杀手”对平民的威胁日益加剧。排雷技术的发展,也经历了从人工探测到智能自动化的深刻变革。早期,排雷工作主要依赖人工探测和爆破,不仅效率低下,而且风险极高。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机械化排雷工具如履带式排雷车的出现,略微提升了排雷效率。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磁性和非接触式探测技术的引入,标志着排雷技术的第一次革命,磁性探雷器等设备应运而生,进一步提高了排雷的速度和安全性。进入美苏冷战时期,电子技术和遥控技术的融合催生了第一批遥控排雷机器人和扫描系统,再次推动了排雷技术的进步。21世纪以来,地理信息系统、人工智能、无人机和高分辨率传感器的集成应用,使得现代排雷系统实现了高精度自动化,而“明斯克”正是在这一技术背景下应运而生。
技术亮点
“明斯克”系统的核心是一架装备了地质雷达的六旋翼无人机,这款无人机具备在包括极端温度条件和强风天气等在内的各种复杂环境下工作的能力。无人机能够按照预设的飞行任务或操作员的实时指令执行任务,极大地增强了系统的灵活性和覆盖能力。地质雷达作为探测地下爆炸物的关键设备,能够扫描地面并精准识别埋藏在地下的异物,为发现和定位地雷提供了有力支持。
此外,“明斯克”系统还配备了一台装有特殊软件的笔记本电脑作为操作控制台。每次无人机飞行结束后,收集到的数据都会通过这套软件进行智能处理。该软件利用神经网络技术,不仅能够绘制出雷区的详细地图,还能提供关于爆炸物位置的精确信息,从而大幅提升了目标识别的准确度和勘测效率。
初审:孙世奇
复审:成自来
终审:陈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