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军事百科 > 正文

颠覆性技术如何催生后装保障新模式(一)

2024-09-18 11:42 作者: 白承森 谢江明 叶培思 来源: 光明军事新号 45164 次阅读

颠覆性技术是指通过技术创新产生具有颠覆性效应、变革性意义和标志性特征的技术或技术群。在军事领域,颠覆性技术能快速打破对手间的军事平衡,改变战略格局,形成非对称优势。当前,以人工智能技术为代表的颠覆性技术在后勤与装备保障领域的应用,正催生出基于机器伴随的前方自给式保障、基于无人平台的直达配送式保障、基于多维感知的远程支援式保障、基于体系智联的一体融合式保障的新模式。    

基于机器伴随的前方自给式保障

基于机器伴随的前方自给式保障,是在机器人技术、增材制造技术、智能材料应用等颠覆性技术的支撑下,将智能化机器平台融入作战编组伴随任务部队行动,实时响应部队保障需求,同时减轻部队运行压力。这种保障模式能节省人力和时间,提高作战一线的自我保障能力,有效提升后装保障的时效性和便捷性。

机器携行,即时补充物资。传统的伴随保障,主要依靠人或由人操纵保障装备实施保障通常携带的装备物资数量有限,费时费力。智能化作战条件下,依靠机器人、无人运载平台等进行物资伴随保障,为一线作战力量及时提供装备物资,既节省人力,还能提高作战保障效率。

增材制造,一线生产物资。增材制造技术,为后装保障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自由度。三维打印技术具有高度的灵活机动性,只要有一定的空间和时间,就可以直接在作战一线对各种急需的武器和装备零部件进行生产,大大提高了部队自我保障的能力。俄乌冲突中,乌军使用三维打印技术生产无人机弹药,以满足一线部队作战所需。

智能材料,战场自我修复。利用新型敏感材料和仿生纳米材料等新型材料制造的作战装备,能够利用新材料的某种特性和新的制造工艺,在受到战损后,不依赖或很少依赖于外力,就能自主恢复相应的战术技术性能。美军使用镓和铟合金,研制出一种液态金属,只需要不到1伏特的电压,就可以控制液态金属随意变形,这项技术的突破有助于装备战损部位的自我修复。

初审:孙世奇

复审:成自来

终审:陈光中

分享到:
头条推荐
数字创意“造梦人”丨《科技湘军勇登攀》创新创业演讲季第八集《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