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核能力,更重要的是“续命”
尽管美国国会希望加强B-52H核打击能力,但对B-52机队来说,首要工作是“续命”问题。
美国“防务新闻”报道称,美国政界人士表示,恢复全部B-52H的核打击能力将花费大量资金,目前的首要任务是延长B-52的服役时间至2050年,并换装新发动机、雷达以及航电系统。如果还要恢复核力量,这将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6月17日,美国政府问责局(GAO)发布了美国主要军事项目年度报告。报告提及,由于低估了完成详细设计所需的资金规模,美国空军B-52H升级项目将不得不延迟。完成升级后的B-52H将被命名为B-52J,计划到2033年中期具备初始作战能力——这一进度比原计划推迟3年多。
美国空军在2021年选定罗罗F130发动机,用于替换B-52H的普惠TF33发动机。根据罗罗公司的宣传,F130发动机燃油经济性更高,维护要求更低,能够节省机队运营成本,扩大机队航程。
此前,美国空军曾承认B-52H发动机换装工作存在延误和成本增长。而美国空军2025财年预算申请的数据也显示,B-52H发动机换装采购成本将增加约10亿美元,从约80亿美元增加到约90亿美元。
此外,新的B-52J还将全面更换AN/APG-79有源相控阵雷达。该雷达与EA-18G“咆哮者”电子攻击机使用的雷达型号相同。根据美国政府问责局的报告,AN/APG-79雷达换装总预计成本在2021年为23.43亿美元;到2023年8月,这一数字已升至25.8亿美元……到2025财年,成本还可能进一步增加。
但即便换发动机和雷达所需经费高昂,但对于B-52H机队的延寿来说,二者是至关重要、不可或缺的工作。在这一背景下,美国国会要求恢复B-52H的核打击能力,无疑会引起多方的反对。
例如,美国《航空周刊》6月14日报道就援引美国空军部长弗兰克·肯德尔的话称,B-52H的升级项目可能会挤占美国空军其他重要项目的经费,例如正处于开发关键阶段的六代机NGAD项目。
B-52和B-21无法偏废
根据“防务新闻”的报道,美国华盛顿州众议员亚当·史密斯表示,美国国防部对于恢复B-52H核打击能力并不感兴趣,“美国国防部更希望将资金投给新一代战略轰炸机B-21”。不过,美国国防部依然坚持要升级B-52J,希望这款轰炸机能够服役至2050年。这是因为在B-21形成战力之前,美国依然希望保有战略轰炸机力量。
据“战区”网站报道,美国空军一直计划用B-21取代现役的B-1B和B-2轰炸机,从而彻底改变美国空军长期形成的B-2、B-1B、B-52H战略轰炸机“三驾马车”的格局。
虽然“三驾马车”看似“豪华”,但也有各自的“痛点”:B-2装备数量少,维护保养成本高昂;B-1B则维护情况较差……在这样的背景下,继续升级“皮实耐用”的B-52系列似乎就成为了美国空军为数不多的选择。同时,B-21的战略能力成型也是必要之举。
相较之下,恢复核打击能力对于美国空军而言显然不是当务之急,因为洲际导弹、潜射导弹等新的战略性武器也能够达成同样甚至更强的核威慑。
从这个角度来说,督促军方恢复B-52H的核打击能力或许更多是美国政客基于自身立场而进行的“表演”。而且目前距离《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的正式终止还有两年,一切仍有待进一步观察。
初审:孙世奇
复审:成自来
终审:陈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