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军事百科 > 正文

低-零功率技术在未来电子战中的应用(中)

2024-06-26 09:51 作者: 李海铭 王绍朴 来源: 光明军事新号 42851 次阅读

小型化与多功能结合,使侦测性能进一步优化

低-零功率技术的小型化运用。从降低能耗的方面来讲,未来设备的发展趋势必为小型化。事实上,小型化并不等同于低功率,只是小型化的构型对武器装备实现低功率的功能有很大促进作用,因此低-零功率技术在小型化方向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例如可以将小型低功率雷达大量靠前部署,以提供配备给防空力量的大型雷达更“清晰的视野”。在未来电子战中,小型化低-零功率设备的结构,降低武器装备暴露的可能性,增强了武器装备的战场存活能力。正如最新出现的100kg级小卫星配合SAR (合成孔径雷达)技术,可以在低功率条件下完成成像和数据分析工作,该型装备在战场上暴露的风险小,可以应对敌方日益先进的侦察手段。

640 (18).jpg

低-零功率技术的多功能运用。小型化不意味着该设备功能单一,未来战争中,组建一套集侦察、干扰、评估于一体的多功能设备便显得尤为重要。尽管目前单个低-零功率设备的性能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但是组网成为系统便可以克服以上困难。该技术的运用,会更贴近实战化,而且功能更加完善。对于低-零功率技术而言,目前相关装备已经具备了小型化和多功能的特点,将侦察、测向、干扰的功能集于一体,但操作过程复杂、组网状态不稳定等问题还有待进一步解决,而同时做到发射和接收两种功能的平台还在进一步的测试过程中。因此,随着各方对该领域的进一步研究,在保证其集成多功能的同时,完全可以提高其使用价值,使其在未来战场上有更多大显身手的机会。

网络化与自适应结合,达到诱骗、干扰敌方的目的

由于未来信息化战场透明化、作战力量编组小型化、分散化,因此在战场上可谓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而随着作战部队的机械化、信息化和智能化程度不断提高,如果不能将各所属力量有机融合,不仅作战力量难以最大化发挥,而且易被敌方侦察发现而遭到打击。因此,武器装备网络化和自适应的要求变得极为迫切,只有将其有效融合,才能发挥出“1+1>2”的威力。

低-零功率技术的网络化运用。在电子战领域中,网络化不是简单的增大信号带宽以及对相应的设备组网这么简单。正如美国Cebromski曾经提出的网络中心战的概念,该概念强调作战重心从之前的平台化转至网络化,转至一个有机的、协调的系统上。必须强调的是,这种作战概念的应用,可以使部队的作战反应速度更快,作战意图在各个指挥层级上更为清晰。事实上,低-零功率技术的应用,可以使得网络化条件下的各信息诸元交互的更为密切,而且不会因功率原因产生自扰、互扰的问题。而网络化也进一步提升了运用低-零功率技术设备的整体性能,通过将自身集成于网络中,每个单元都可以快速获取大量的战场信息,网络化也使得设备之间得到更紧密的协同。例如,美国瑞安公司最新研制的小型空射诱饵设备,将其组网可以复制多种飞机的雷达回波,进而可以有效地欺骗对方雷达。此外,将使用低-零功率技术的设备网络化也为产生诸如智能化等系统提供了可能,可以进一步提升该系统的战斗能力。(待续)

初审:孙世奇

复审:成自来

终审:陈光中

分享到:
头条推荐
数字创意“造梦人”丨《科技湘军勇登攀》创新创业演讲季第八集《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