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军事百科 > 正文

低-零功率技术在未来电子战中的应用(上)

2024-06-26 09:43 作者: 李海铭 王绍朴 来源: 光明军事新号 45471 次阅读

“低-零功率”概念最先由美国国防部提出,主要是针对诸如俄罗斯等大国的远程传感器,帮助美军破除“灰色地带挑衅”的威胁。由于“灰色地带”冲突仅依托小规模军事力量,其强度维持在不足以引发美国及其盟国进行直接干预的程度,因此,运用低功率措施对抗敌方有源和无源传感器、低截获概率传感器和通信系统,可降低美军被反探测的概率。由此,延伸出“低-零功率”技术的概念,也就是设备工作在功率较低甚至零功率的状态,在电磁环境复杂的战场上完成对敌侦察并保存自己的任务。

基于“低-零功率”技术的作战模式

“低-零功率”技术具有力量小型化、打击精准化特点,在战场上合理运用该技术,可以达到控制冲突规模的目的。采取多基地部署的方式进行电子侦察。单基地的电子对抗设备,自身抗干扰、抗毁伤能力较弱,测向定位精度有限,而采用多基地部署的方式可以有效避免这些问题。在这种作战模式中,不论是无源传感器,还是低截获概率激光技术,通过采用多基地部署的方式,都可以达到探测敌方电子目标的能力。

采用传感器侦察的方式感知敌方阵地出现的新信号以及异常信号。这种作战模式以利用传感器感知敌方反射能为主要目的,用于感知敌方阵地上出现的新信号和异常信号。这些新信号和异常信号相对于已掌握的信号数据库而言更具实时性,对多方位掌握敌电磁信号有着重要作用。与传统电子侦察相比,使用低-零功率技术的设备可以更隐蔽地藏于敌方内部,可以在一线作战空间获取敌方工作参数,完成对敌方情报侦察的任务。

640 (26).png

采取绕过敌方探测设备的方式长驱直入。在发现即摧毁的当下,可以采取“绕过”其探测设备的方式,在不被发现的前提下,完成任务。目前有两种:一是采用低-零功率技术的设备,通过降低设备功率,降低其被发现的概率;二是采用欺骗的手段,以“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方式打通关节要道,进入敌方腹地。更为安全有效的手段是结合使用上述两种方式,通过发射装置在一固定区域发射虚假的电波,模拟己方的电子设备的工作特征,诱使敌方侦察设备开机,并将其进一步吸引至该地域,而己方采用低-零功率技术的装备,从另一地域潜入敌方腹地,完成对敌方侦查探测的目的。

低-零功率设备的特点和在未来战场的运用

运用低-零功率技术的设备在未来战场上是大有可为的。但是,如何运用该技术,以及什么情况下运用该技术,还值得进一步研究。而现如今,该技术在现代战场上的运用主要以保存自己、迷惑敌人和适当攻击为主。同时,低功率也反映出相应装备的小型化,将其组网可以使小型化装备更好地发挥出其战技术性能。此外,当今智能化时代,相应的装备自动化与自适应的特点也必不可少。所以,运用低-零功率技术的设备具有小型化、网络化、自动化、自适应等特点。(待续)

初审:孙世奇

复审:成自来

终审:陈光中

分享到:
头条推荐
数字创意“造梦人”丨《科技湘军勇登攀》创新创业演讲季第八集《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