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髻鲨”的作战特点
“双髻鲨”智能水雷具有以下四大作战特点:
第一,智能化程度高。“双髻鲨”智能水雷具备智能水雷和智能鱼雷的双重功能。它能以智能水雷功能获取目标信息,它又能以智能鱼雷方式自主投送、避障、航路规划;自主选择搜索、自主攻击弹道规划、攻击部位选择。还具备网络水雷的自组网、联合攻击等功能。
第二,识别和控制能力强。可以自主选择设定引信动作程序、预定次序和特定目标特征等。这种具有识别控制能力的水雷是通过主动和被动式传感器来接收目标信息的,当发现目标噪声时,被动传感器便会开机判别目标类型,如与设定目标对不上号则不做进一步动作,如对上号则马上启动主动式传感器,对目标实施严密的监测跟踪,当目标前进到一定距离之内时,便会起爆水雷炸毁目标。微电脑控制的智能水雷识别控制系统,能够适应深海环境和各种海情的需要。值得一提的是,“双髻鲨”智能水雷已实现了微电子化。
第三,机动攻击效果好。“双髻鲨”智能水雷就是一种具有机动攻击能力的智能水雷,它以固体火箭发动机提供快速上浮动力,采用高频定向声呐作为自导系统,实现了水雷的快速上浮自导,既克服了水雷自导无力的弱点,又提高了水雷的命中精度,具有良好的机动攻击能力。
第四,隐蔽潜伏时间长。“双髻鲨”智能水雷通过电脑控制的抛沙机抽吸泥沙,并通过双层壳间的间隙使泥沙从底部移向顶部,从顶部排出,以达到掩埋隐蔽自身的目的。这种水雷就像生活在海底的动物一样隐藏在泥沙中,只有探测器露在外面,不但使那些传统的探雷、猎雷系统难以发现,而且保证了雷区的最小漂移。微电子技术不但使水雷具有识别与控制能力,还使水雷变得聪明灵巧起来,它不再在水中赤身裸体,而是具备了伪装隐蔽能力。随着微电子、计算机、水声、遥测、遥控等高新技术成果的不断涌现,使水雷进一步高技术化。传统水雷主要靠舰艇通过时产生的磁场、声场、水压引爆,而智能水雷又增加了热场、电场、光场、宇宙射线场等多种引爆因素。
未来作战方式
“双髻鲨”智能水雷配备了最新的声呐传感器装置,能够在很远的距离对敌方目标进行探测,并且及时对其发射MK-54型鱼雷。与此同时,这款水雷还可以搭配最新的大型无人潜航器来进行投送,因此隐蔽性很高。
“双髻鲨”智能水雷作战方式并不复杂。简单来说,“双髻鲨”智能水雷系统只是一个大型电池与信号收发、甄别装置,将一枚MK-54轻型鱼雷系留在海底,等到需要使用时便以卫星信号将其激活,水雷会根据数据库搭载的战舰声纹自动甄别路过军舰的敌我属性。如果甄别结果发现敌对军舰,水雷便会直接进入发射程序,将水雷发射出去。这种水雷可以大批量部署,只要部署数量够大,就能有效把守各个航道,对手也就很难规避和通过。平时可静静地躺在海床上,收集敌方潜艇或水面舰船通过时发出的音频等信号特征。一旦爆发战争,远程控制系统立即激活“双髻鲨”智能水雷,只要这些敌方潜艇或水面舰船从附近海域经过,“双髻鲨”智能水雷即可主动释放出储藏在体内的MK-54鱼雷,鱼雷可追踪、猎杀并摧毁敌潜艇或水面舰船。
“双髻鲨”智能水雷不仅可以由普通核潜艇运载和投放,也可以使用新一代的大型远程无人潜航器(UUV)投送。
结语
水雷战与反水雷战是海战的一种样式,美国不仅将其运用于战时,现在又把它运用于平时。美国正是基于这种理念和战略考量,才发展研制了较为廉价实用的“双髻鲨”智能水雷及大量新型的反水雷武器装备,并已用于平时的战备训练中,值得我们警惕。
初审:孙世奇
复审:成自来
终审:陈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