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悉,“豹”2A7+是结合了“豹”2A7(即4年前首度在萨托利国际陆空防务展上亮相的城市战型“豹”2PSO)和“豹”2A6M坦克的特点基础上,改进发展而来的新型坦克,既能适应传统野战环境,也适应城市战。与此前的“豹”2系列坦克相比,“豹”2A7+在防护力、火力、机动力和信息化程度上都进行了加强,技战术性能显著增强。
与此前的“豹”2系列坦克相比,“豹”2A7+在防护力、火力、机动力和信息化程度上都进行了加强
采用四项新措施,防护性能更趋强化
与“豹”2A6系列和“豹”2A7相比,“豹”2A7+采取了以下四项新措施,以进一步提升防护力。
第一,加装IBD-戴森罗特工程公司研制的AMAP-ADS主动防护系统。该系统为模块化结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拦截装置和装在防弹容器中的雷达传感器,作用是对车体两侧和炮塔两侧构成补充防护屏。据IBD-戴森罗特工程公司宣传资料介绍,AMAP-ADS的雷达传感器一旦捕获敌方反坦克弹药(雷达传感器的作用半径为10米),将会在几毫秒内自动启动拦截装置实施拦截。需要说明的是,AMAP-ADS的拦截装置不是常规的拦截弹,而是聚能射流。当敌方反坦克弹药接近到2米左右时,聚能射流将以2000米/秒的速度扑上去,将动能穿甲弹引偏或将反坦克导弹、反坦克火箭弹、爆炸成型弹丸等化学能反坦克弹药引爆。
第二,采用新型装甲。“豹”2A7+继承了“豹”2A6系列和“豹”2A7的模块化装甲套件设计思想,即在车体四周和炮塔四周,安装有可拆卸的模块化附加装甲。但与“豹”2A6系列和“豹”2A7不同的是,“豹”2A7+所用的附加装甲由德国IBD-戴森罗特工程公司最新研制而成,防弹能力更强而且重量没有增加多少,试验结果证明,安装这种新型装甲后,“豹”2A7+的正面防护能力(基型装甲+附加装甲,下同)能防御现役绝大多数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和反坦克导弹的攻击,车体正面、侧面(侧裙板)、尾部和炮塔两侧、尾部,均能防御反坦克导弹、反坦克火箭筒和简易爆炸装置的攻击。
“豹”2A7+与“豹”2A6相比,外观上最大的改变,首先是增加了遥控武器站,以及车体侧面防护装甲的改变
第三,车体底部基型装甲进一步强化。“豹”2A7+在车底增加了V形防地雷附加装甲(厚度约210毫米),可防大装药反坦克地雷、爆炸成型弹丸和简易爆炸装置攻击。而且为了进一步加强车底防护,“豹”2A7+还取消了车体最底层储弹架。
第四,炮塔内部装有迪尼玛公司研制的新型聚乙烯纤维防碎片衬层。该装置在增强炮塔防护力的同时,又不致让炮塔重量大增(注:炮塔重量太大会增加转动时的惯性),据称这种衬层材料的强度比聚芳基酰胺纤维高40%,是钢材强度的15倍。“豹”2A7+的所有乘员均配备底板强化的防地雷/防简易爆炸装置座椅,并采用现时流行的悬吊式布置方式。
增加遥控武器站以适应城市作战
在火力方面,“豹”2A7+仍然沿用“豹”2A6上的莱茵金属公司L55型120毫米坦克炮,但配用了新型弹药,威力有所提升。特别是新的120毫米多用途高爆弹,将使“豹”2A7+具备打击掩体后面或建筑物内部目标的能力。
与“豹”2A6系列和“豹”2A7的辅助武器仅为一挺7.62毫米并列机枪不同的是,“豹”2A7+增加了克劳斯-玛菲·威格曼公司研制的新型模块化FLW200遥控武器站。
“豹”2A7+坦克上的FLW-200遥控武器站
FLW200遥控武器站安装在炮塔左后部,由其前方的装填手控制。FLW200遥控武器站由电驱动(24伏直流电),主要组成部分包括电击发的自动武器、数据显示单元、带扩展功能的控制面板、目标分配系统(可选装)和光电火控系统,总重170千克以下(不加武器)。
“豹”2A7+加装的FLW200遥控武器站选择的武器是六联装76毫米烟幕弹/榴弹+12.7毫米机枪(备弹200发)。该遥控武器站的非转动部件装在车内,并且采用陀螺稳定,优点是能够提供非常高的命中精度,甚至在崎岖的地形进行高速行驶,武器精度也不会下降多少。FLW200遥控武器站有一定的防护能力(可防御7.62毫米穿甲弹),高0.610米,方向射界360°,高低射界-15°到+70°,这么大的高低射界主要是为在城市战中射击隐藏在地下室或高层建筑顶部的敌方人员。
“豹”2 A7+驾驶员配备的VIRTUS“驾驶员视觉增强设备”夜视传感器探头
火控系统得到更新
“豹”2A7+的火控系统在形式上与此前的“豹”2A4/A5/A6/A7等一样,都是指挥仪式,具备“猎-歼”能力。但“豹”2A7+的车长周视观瞄镜和炮长双通道观瞄镜均换装了蔡司光学公司研制的“阿提卡”第三代非制冷型焦平面阵列热像仪,工作波长7.5~10微米,384×288像素,对坦克的探测距离为12千米、识别距离3千米以上。火控系统还配有LDM-38型二氧化碳激光测距仪,采用对人眼安全的工作波长,作用距离4万米,测距精度≤5米。
动力方面也有变化
在动力方面,“豹”2A6系列和“豹”2A7采用的是MTU公司研制的MB873Ka-501型柴油机,而“豹”2A7+采用了新的“欧洲动力单元”动力传动装置(包括紧凑型MT883柴油发动机、满足欧洲I标准的新型共用油路燃油喷射系统和改进型伦克HSWL295TM五速变速箱)、辅助动力单元(装在车体右后部,作用是在坦克关闭发动机的情况下为内部设备和各子系统提供所需电力,时间可以持续24小时)、新型挂胶履带、更强的扭杆、新型制动系统。正是得益于这一系列改进,使得重达67.5吨的“豹”2A7+依旧具有优异的机动性能。
“豹”2 A7+主战坦克后视图,因其增加了空调,空调百叶窗清晰可见
其他改进细节
除了上述主要改进之处外,“豹”2A7+的其他细节上的变化还有:
在信息化程度上,“豹”2A7+与“豹”2A7基本相同,但换装了技术性能更好的步兵电话(装在车体后部),进一步提高了装甲部队与步兵单位之间的通信联系。
为驾驶员配备了蔡司光学公司研制的VIRTUS“驾驶员视觉增强设备”,主要组成包括夜视传感器探头(安装在车体前上方正中位置,尺寸为290×205×105毫米,重6.5千克,包括1具工作波长8~12微米的热像仪和1具XD-4技术等级的微光夜视仪,视场40°×30°)、智能图像显示系统以及人机接口等。
在炮塔尾部安装有空调(包括带有离心除尘器和过滤器的新型增压空气滤清系统),给乘员提供适宜的温度。此外,“豹”2A7+也能像“豹”2A7一样在车体前部加装推土铲,用于城市战中为后续车辆清除路障。
初审:孙世奇
复审:成自来
终审:陈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