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军事百科 > 正文

莱茵战车的“火炮进化史”(上)

2024-06-03 08:38 作者: 周 韵 詹乾坤 马鹏飞 来源: 解放军报 46096 次阅读

12239530a12beb82212bad7dd85ba7ff.jpg

装备Rh-120/L55型滑膛炮的韩国K2坦克 

前不久,在英国伦敦举行的2024年国际装甲车辆大会上,莱茵金属BAE系统陆地集团与英国国防设备支持中心宣布,第一辆“挑战者3”原型车P1已从特尔福德工厂推出。值得关注的是,这款最新型“挑战者”坦克摒弃了英国人一直青睐的L30-A1型120毫米线膛炮,转而采用德国莱茵金属公司研制的Rh-120/L55型滑膛炮。

火炮威力,是当代主战坦克炮的一项重要性能指标。在采用相同技术水准的发射弹药时,性能更好的火炮更具杀伤力。

同经典的Rh-120/L44型滑膛炮相比,Rh-120/L55型滑膛炮在长度上比前者多出约1米。随着坦克身管的加长和新型DM63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的采用,其穿甲性能也得到大幅提升。

作为莱茵金属公司的招牌产品,Rh-120系列滑膛炮被美、法、意、韩等多国引进。饱受青睐的背后,它究竟有何特别之处?未来又将迎来怎样的发展?请看本期解读。

后来居上,力争成为新一代“经典之炮”

战场上,火炮曾被誉为“战争之神”。如今,战争形态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那么,作为工业化时代象征的铁甲巨炮,还能在多大程度上影响今天的战场?其实,从加农炮到火箭炮,从迫击炮到坦克炮,火炮从未在现代战场上缺位。

对坦克而言,火炮是其强大战力的体现,也是坦克最重要的部分。得益于火炮的加持,坦克从发明初期的“移动碉堡”逐步发展成“移动炮台”,在战场上更具杀伤力。

坦克炮不同于常规火炮,其更强调穿甲能力,精度要求高,尤其注重首发命中率。英国军事专家詹森·弗莱明说:“一个国家只有拥有世界顶尖的工业水平,才能造出一门合格的坦克炮。”坦克炮的锻造流程复杂、技术难度大,是相关工业制造领域的“天花板”。其研制不仅考验军工水平,更对一个国家的重工业水准有着严苛要求。目前,世界上只有少数几个国家具备独立研制坦克炮的能力。

作为坦克的发明国,英国曾是坦克炮领域的先行者。英国皇家兵工厂出品的L7系列105毫米线膛炮是公认的“经典之炮”,西方多数国家的主战坦克都曾装备过这款火炮。相比英国,在坦克炮的研制上,德国起步稍晚,但后来居上。超越“经典之炮”的,就是莱茵金属公司的Rh-120/L44型滑膛炮。

二战后,德国被一分为二,西德正好处于冷战双方对抗的最前线。为此,西德迫切需要一种极具进攻性的主战坦克,用以对抗苏联的重型装甲。“如何让坦克变成真正的进攻武器?”这成了当时西德军工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凭借研制“卡尔”重型臼炮的成功经验,莱茵金属公司最终挑起了这副重担。

1958年,莱茵金属公司获得了英国的L7A3型105毫米线膛炮的生产授权。莱茵金属公司在L7A3的基础上大胆创新——加大身管直径、去掉膛线、后移火炮抽烟孔……在“德国炮匠”的巧手之下,Rh-120/L44型滑膛炮的性能全面赶超,被外界评为“欧洲最强坦克炮”。

Rh-120/L44型滑膛炮的弹道性能要比L7A3提高约60%,但它的炮弹尺寸、后坐力与L7A3相差无几。在同时代的120毫米口径坦克炮中,L44身管最短、全重最轻、药室最小,杀伤威力却丝毫不减。该炮还可发射弹芯为贫铀合金的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能够击穿当时所有现役坦克前装甲。

Rh-120/L44型滑膛炮一经问世,便创造了一系列新纪录,成为国外客户竞相购买的“爆款”产品。到了20世纪90年代初,莱茵金属公司的Rh-120/L44型滑膛炮已成为继L7A3之后,西方世界新一代标准坦克炮。

初审:孙世奇

复审:成自来

终审:陈光中

分享到:
头条推荐
数字创意“造梦人”丨《科技湘军勇登攀》创新创业演讲季第八集《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