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军事百科 > 正文

未来无人作战基本模式(上)

2024-05-31 10:12 作者: 谢江明 白承森 来源: 光明军事新号 46248 次阅读

有人-无人协同作战,是指在互联互通网络体系支撑下,将遂行同一任务的有人作战力量和无人系统进行合理编组,通过增强有人与无人作战平台之间的互操作性,达成更加直接的战场信息交互、态势情报共享、行动协同与作战支援,从而提升整体的作战效能,是未来无人作战最具运用价值的作战模式,也是未来战争的主要样式。

早在20世纪60年代,美空军就曾探索利用C-130运输机对AQM-34无人侦察机进行机载控制,以实现无人机和有人机的编队飞行和协同侦察;英国奎奈蒂克(QintiQ)公司从1999年开始研究论证单架战斗机对多架无人机进行控制和协同,2007年与国防部联合进行有人-无人机编队飞行试验,实现了有人机飞行员直接控制4架无人机的飞行;法国达索公司的“神经元”无人机,自2014年3月与“阵风”战机、“隼”7X商务机等进行编队飞行后,于2020年2月又与法国空军合作,完成5架“阵风”战机和1架预警机的协同作战试验;2023年7月,BAE系统公司利用以色列ELTA系统有限公司的RexMK II无人步兵作战支援系统,在ACV-C4/UAS两栖战车上成功进行了有人-无人编队测试。

640 (27).jpg

由此可见,有人-无人协同作战已成为当前智能化作战研究的热点,世界军事强国都在积极探索,加紧相关技术验证与实装测试,大力提升有人与无人协同作战能力。根据无人装备性能作用发挥,与有人力量协同遂行的行动,包括协同侦察、协同打击、协同突击、协同保障、协同防护等。   

模式一:有人-无人协同侦察。主要以无人侦察机、无人侦察车、无人潜航器及各类无人监视设备为主,与武装侦察、技术侦察配合,结合情报信息需求,注重多种侦察力量并用,区分“空中、地面、水下”3种方式,构建多维立体的侦察体系,采取“远距扫描侦察、定点长时监视、抵近侦察定位”等手段展开协同侦察,融合生成敌情整体态势,定位关键节点位置,核查目标信息。美海军装备的“反潜战持续跟踪无人艇”(ACTUV),能够与相关有人作战平台协同作战,既可将跟踪潜艇过程中获取的潜艇水声特征等情报传递给海上巡逻机或其他反潜兵力,也可接收水面舰艇、潜艇、反潜直升机等作战平台传递的敌目标数据,并协同对敌实施空中、海上、水下的立体侦搜。

640 (28).jpg

模式二:有人-无人协同打击。主要以察打一体的无人机、无人战车、无人潜艇等等为主编组无人作战队组,与炮兵、陆航、电抗等力量建立直接支援关系,采取“无人自主打、有人引导无人打、无人引导有人打、有人无人互补打”等多种方法,空中无人侦察机前端抵近侦察,情报处理力量后台实时研判,依托“无人机—火力打击模块—电子对抗模块”链路快速打击、协同压制、毁伤评估,结合评估结果对重要目标实施补充打击。2015年6月,美陆军就采用“无人引导有人打”的方式,使用1架MQ-1C“灰鹰”无人机主动探测目标后使用激光指示器进行标示,并引导1架AH-64“阿帕奇”攻击直升机发射“海尔法”半主动激光制导导弹成功击中目标。   

初审:孙世奇

复审:成自来

终审:陈光中

分享到:
头条推荐
数字创意“造梦人”丨《科技湘军勇登攀》创新创业演讲季第八集《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