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塔斯社日前报道,俄罗斯研究人员专门研制出一系列光学导航设备,能为穿越机提供新的“空中自导鱼雷”模式,专门用于打击战场移动目标和空中目标,目前已应用于俄乌冲突中。近年来,继无人机、无人艇之后,又一款经过改装的民用设备被广泛用于战场,这就是穿越机。无论是俄乌冲突还是巴以冲突,均可见穿越机从空中打击地面目标的身影,美国、英国等军事强国目前也相继推出穿越机发展规划,标志着穿越机正日益成为能在战场上“以小博大”的突击利器。
“后来者居上”的新型无人机
在近几场局部战争和地区冲突中,无人机均扮演了重要角色。尤其是在俄乌冲突中,交战双方频繁使用诸如“旗手-2”“弹簧刀”“柳叶刀”“见证者-136”等中小型无人机进行战场侦察、目标轰炸或自杀式攻击,取得了一系列显著战果。自2023年以来,原本作为民用的穿越机经过改装后进入俄乌冲突战场,凭借其低廉的成本和突出的打击效能很快“后来者居上”,在现代战场可谓“初露锋芒”。
穿越机又名“第一人称视角”无人机,原本只是一种竞速类无人机,通常不具备传统无人机配备的卫星导航、自动巡航以及姿态控制等系统。因此,控制穿越机飞行主要通过操作人员使用头戴显示器、智能眼镜等,从“第一人称视角”观看无人机飞行画面,进而实施有效操控。由于穿越机兼具飞行速度快、空中机动灵活、使用成本较低、可实时回传飞行画面等诸多特点,同时还可携带轻便载荷,这才逐步从民用领域向军事应用发展。
以俄乌冲突为例,乌克兰国防部长列兹尼科夫在2023年8月接受乌克兰国家通讯社采访时就明确表示,目前已有10种型号的穿越机在乌克兰武装部队中使用。另一方面,俄罗斯也在俄乌冲突爆发后结合无人机战场使用经验,研制出名为“加斯捷洛”的穿越机,具备实时感知、携带弹药、全程可控等诸多特点。2023年7月,俄军在战场上首次使用“牛虻”穿越机打击乌军观察哨所,目前俄军更进一步研发出数千架“牛虻”穿越机的2.0版本,已配发南部军区部队使用。俄罗斯还研制出一款名为“小丑”的穿越机,作战时,“小丑”穿越机可以预先布置在战场建筑物顶端,待作战时机成熟后,能根据指令激活穿越机实现对目标的突袭。
初审:孙世奇
复审:成自来
终审:陈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