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军事百科 > 正文

中国导弹打航母要突破三道难关

2024-03-08 02:47 作者: 来源: 知识博览报 224027 次阅读

       我们知道,中国有专门对付航母的弹道导弹,如东风-21D、东风-26。弹道导弹射程远、速度快、突防能力强、毁伤效果好,用它进行远距离打击敌方航母确实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但是,在实际作战中,要想在茫茫大海中使用弹道导弹打击航母也存在众多困难。


第一关:探测关

       在一般人眼中,航母及其编队多拥有10多艘各型舰艇,浩浩荡荡,似乎是一个非常大的目标。可是,如果把它们放在大洋海域中就显得微不足道了。例如,仅太平洋的面积就达18134.4万平方千米,即便是大型航母,放在这么广阔的水域里也只是“沧海一粟”。也就是说,在广袤的大洋中如何发现航母,是导弹导弹打航母的第一个难题。

反航母第一步是要能发现航母.jpg

反航母第一步是要能发现航母


第二关:锁定关

    接下来,即使能够发现航母及其编队,之后还存在着如何继续跟踪,以及对航母实施攻击前如何准确定位的问题。侦察卫星限于其运行轨道的局限,很难对编队进行长期跟踪。而负责为弹道导弹进行目标导引和标定的舰载机,在方圆数百海里的广阔洋面上,如何对各个区块进行侦察和跟踪,也是一个难题。想要真正锁定航母,实际上并不容易。

《变形金刚2》中的反航母镜头.jpg

《变形金刚2》中的反航母镜头


第三关:制导关

  最后,普通的弹道导弹通常采用核战斗部和大当量常规战斗部,因此圆概率误差都比较大,往往超过100米。如果要想准确命中航母,弹道导弹就必须采用更准确的制导方式,去缩小圆概率误差。这就给弹道导弹的制导,特别是末制导带来了难题。

  难题1:弹道导弹从太空返回大气层的飞行速度极高,达到10~20马赫,从大气层再入直到高度降低到海平面,时间只有短短的十几分钟,要进行末端制导和调整非常困难。

  难题2:弹头在高速飞行中,会在弹体表面形成一个电离层,这导致末制导雷达无法工作,当电离屏蔽消失后,实际上弹道导弹已经降低到很低的高度,末制导雷达能够工作的时间已很有限。

东风-21D反航母弹道导弹.jpg

东风-21D反航母导弹

       值得欣慰的是,中国在这几个重要方面都取得了突破。


初审、一校: 胡慧亭

复审、二校:孙世奇

终审、三校:陈光中








分享到:
头条推荐
2025中国航天日(湖南)科普周在南岳启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