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肝病(如乙肝、肝硬化)患者的肝脏功能受损,抵抗力下降,饮食不当可能加重病情或引发感染。“病从口入”不仅指食物本身,还包括餐具卫生、烹饪方式等细节。本文从高危人群防护、生食禁忌、餐具消毒等方面,为慢性肝病患者提供科学饮食指南。
一、高危人群防护:乙肝/肝硬化患者的饮食核心原则。
1. 避免高风险食物
高脂肪食物,比如油炸食品(如炸鸡、薯条)、动物内脏(如猪肝、鸡心)、肥肉等,可能加重肝脏脂肪堆积,诱发脂肪肝。高糖食物,比如甜品、巧克力、含糖饮料等,易导致血糖波动,增加肝脏代谢负担。高盐食物,比如腌制食品(如咸菜、腊肉)、加工肉类(如香肠、火腿),可能引发水钠潴留,加重腹水症状(肝硬化患者需特别注意)。酒精是肝病“头号杀手”,慢性肝病患者必须严格戒酒,避免酒精性肝炎、肝硬化甚至肝癌。
2. 补充优质蛋白
推荐食物包括鸡蛋、鱼肉、虾、豆制品等,有助于肝细胞修复。肝硬化患者需控制蛋白质摄入量(每日每公斤体重1-1.2克),避免过量引发肝性脑病。
3. 补充维生素与膳食纤维
推荐食物包括新鲜绿叶蔬菜(如菠菜、芹菜)、水果(如苹果、橙子)、粗粮(如燕麦、小米)。可以促进肝脏解毒,改善肠道功能,减少毒素吸收。
二、生食禁忌:刺身、未熟鸡蛋等为何不能碰?
1. 刺身(生鱼片)。生鱼片可能携带肝吸虫、副溶血性弧菌等病原体,慢性肝病患者免疫力低下,感染后易引发胆管炎、胆囊炎,甚至诱发肝衰竭。
2. 未熟鸡蛋。生鸡蛋可能携带沙门氏菌,引发肠道感染,导致腹泻、呕吐,加重肝脏负担。正确做法:鸡蛋需彻底煮熟(蛋黄凝固),避免食用溏心蛋、生鸡蛋拌饭等。
3. 其他生食禁忌。未洗净的蔬菜水果可能残留农药、寄生虫卵,建议用流动水冲洗,必要时用果蔬清洗剂浸泡。生腌海鲜如醉虾、醉蟹,可能携带甲肝病毒、诺如病毒,慢性肝病患者感染后易引发重症肝炎。
三、餐具消毒建议:阻断病毒传播的关键。
1. 乙肝患者餐具消毒方法:将餐具完全浸没在水中,煮沸15-20分钟,可有效杀灭乙肝病毒。用84消毒液(1:100稀释)浸泡餐具30分钟,清水冲洗后晾干。使用紫外线消毒柜,照射30分钟以上。
2. 肝硬化患者餐具消毒要点:肝硬化患者与家人餐具应分开存放,避免混用。定期更换牙刷、筷子等易滋生细菌的物品,建议每3个月更换一次。
3. 公共场所用餐建议。外出就餐时,尽量使用一次性餐具或自带消毒餐具。不食用餐厅提供的生鱼片、凉拌菜等高风险食物。
四、慢性肝病患者的日常防护要点。
1. 饮食卫生:饭前便后洗手,用流动水+肥皂揉搓20秒,覆盖掌心、指缝、指背。肉类、海鲜需煮熟煮透,避免食用半生不熟的食物。
2. 避免共用个人物品,剃须刀、牙刷不与他人混用,防止血液传播病毒。指甲剪、修脚刀使用后需用酒精擦拭消毒。
3. 定期监测肝功能。乙肝患者每3-6个月检测乙肝病毒DNA、肝功能、肝脏B超。肝硬化患者每1-3个月检测甲胎蛋白(AFP)、凝血功能,警惕肝癌风险。
初审:刘小丹
复审:马林虹
终审:袁志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