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预制菜销售火爆,“梅菜扣肉”成“顶流”。今年“3•15”晚会曝光个别企业用未经严格处理的劣质槽头肉制作梅菜扣肉预制菜,引发广泛关注。
槽头肉,又称淋巴肉,是猪头与躯干连接部位的肉,含有大量淋巴结、脂肪瘤和甲状腺。根据《畜禽屠宰操作规程 生猪》(GB/T 17236-2019)的“整修”要求,生猪屠宰后须去除可视病变淋巴结,摘除肾上腺和残留的甲状腺。以猪甲状腺为例,其含有大量甲状腺激素,约670℃的高温才能破坏。吃了含有甲状腺的肉,比如槽头肉,就等于摄入了大量甲状腺激素,一旦累积过多,就可能导致甲状腺功能亢进问题。据媒体报道,山东即墨市曾发生一起27人误食猪甲状腺组织引起急性中毒事件。这27人均在同一流动商贩处购买了“猪碎肉”,分别用碎肉炒白菜、包水饺等食用,每人摄食量为50~200克,食后陆续发病,出现类似甲亢的一系列征象。此类事件并不鲜见。
中国首批注册营养师谷传玲表示,即使梅菜扣肉用的肉没问题,也要尽量少吃,原因主要有3点。
一是饱和脂肪酸含量高。梅菜扣肉的主配料是富含饱和脂肪酸的五花肉,饱和脂肪酸会促进肝脏合成胆固醇,不利于心血管健康,有血脂异常尤其是高胆固醇血症者,更要控制摄入。
二是缺乏维生素C。梅菜干属于腌制菜,有关机构研究分析了15种不同产地的梅菜干,未发现亚硝酸盐超标,不过其跟新鲜蔬菜相比,几乎不含维生素C。
三是能量高。320克一份的梅菜扣肉预制菜,能量高达467千卡/100克,就算2个人吃,每人也会摄入747.2千卡的能量,这能量实在不低。
初审:汪 杨
复审:傅仁斌
终审:罗 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