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期间,亲朋好友聚餐,免不了大口吃肉、大口喝酒。虽说春节是一年中最重要、最开心的节日,然而摸摸腰上越来越重的赘肉,真是让人无比神伤!
一颗吃肉的心从未停止过骚动,于是,边吃边胖、胖完再减、没减完又胖了,循环反复伴随我们一生......那么,春节如何大口吃肉不长胖,该怎么科学地进行呢?
这样大口吃肉不会胖
1、鸡肉
每百克鸡肉含蛋白质高达23.3克,脂肪含量只有1.2克,比各种畜肉低得多。吃去皮鸡肉,是聪明的选择,因为白肉成份脂肪比四脚动物的红肉少,而蛋白质可以让你饱足时间更长,在消化中,可消耗更多的热量,份量上限在每日约两巴掌左右即可。
2、牛肉
瘦牛肉最合肉食者们的口味。100克的瘦牛肉中就含有20克的蛋白质,是当之无愧的高蛋白食物。瘦牛肉的热量为125大卡/100克,比鸡肉和猪肉要低。因此,特别适合胖人和高血压、血管硬化、冠心病及糖尿病病人适量食用。一周吃一次牛肉,既满足肉欲又温补不胖。但是食用牛肉(前腿肉)应去脂。不过需要注意的是,牛肉不宜多食,适当地吃一点牛肉也是不错的选择。
3、虾仁
大部分鱼类和海鲜具有高蛋白低脂肪的特点。虾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个。100克海虾含蛋白质16.8克,脂肪仅有0.6克。100克对虾含蛋白质18.6克,脂肪仅有0.8克。虾仁每百克的热量更是低至48大卡。不管是在春节或是减肥期间,吃虾仁可以补充蛋白质,同时不会吃进去过多热量。但是,虾仁的钠含量比较多,食用过多有增加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4、鱼肉
鱼肉中的欧米加-3赘肉酸有助于赘肉分解。鱼类中特含鱼油,能有效地阻碍脂肪细胞的成长,经常吃鱼可以防范脂肪细胞增殖型的肥胖问题。一般畜肉的脂肪多为饱和脂肪酸,而鱼的脂肪却含有多种不饱和脂肪酸,具有很好降胆固醇的作用。所以,在春节大鱼大肉时期,吃鱼肉较好,既能避免肥胖,又能防止动脉硬化和冠心病的发生。但有几种鱼含脂肪高,如鲢鱼、胖头鱼、鳟鱼、白鳝等,胖人要少吃。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中指出,对鱼、禽、蛋和瘦肉的摄入要适量。每周应吃鱼280克~525克,畜禽肉280克~525g克,蛋类280克~350克,平均每天摄入总量在120克~200克之间。
初审、一校:马林虹
复审、二校:罗锴
终审、三校:蔡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