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公共安全 > 正文

四川广元发生4.1级地震!避震自救注意以下几个误区→

2025-04-28 17:52 作者: 来源: 科普中国 5965 次阅读

据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4月28日13时8分在四川广元市青川县发生4.1级地震,震源深度14公里,震中位于北纬32.76度,东经105.49度。

微信图片_20250428143930.png

本次地震周边5公里内的村庄有邓家河、油房里、焦岩里、帽子石、杜家山、寺沟村、老茅沟、大湾村、洞洞沟、桃园子,20公里内的乡镇有姚渡镇、沙镇、木鱼镇、刘家场乡、骑马乡、金洞乡、白河乡、水磨沟乡。

微信图片_20250428144106.png

震中距青川县31公里、距朝天区39公里、距利州区49公里、距剑阁县53公里、距甘肃康县64公里,距广元市49公里,距成都市270公里。

3.png

地震发生后要正确逃生,以下误区要避开。

误区一:发生地震马上往户外逃

发生地震时,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赶快逃到户外去。其实地震是有规律的,一次震动袭来,先是纵波上下动、后是横波左右晃,短的一二十秒,长的持续一两分钟,之后便会有短暂的平静期。震时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离到安全地方,是应急避震较好的方法。地震发生时,如果是楼房二层或以上,且室内避震条件和建筑质量较好,首先要选择室内避震,应优先选择立即躲避在室内的卫生间、储藏室、浴室等开间小、有承重墙或支撑物的地方,或者是坚固的桌子、床、茶几、沙发等家具旁。

误区二:躲入大型家具内

很多人认为一些“大块头”的家具能给人安全感,但真要到了地震的时候,你可千万要离它们远一点。地震时千万不能躲到大衣柜里或者其他大型家具内。大型家具虽然结实,但是重心高容易倾斜,而且人在柜子里会视野受阻,四肢受到束缚,不仅可能会错过逃生机会,还不利于被救。

误区三:趴在地上或躺着以节省体力,等待救援

地震发生时躺卧或趴着的姿势都是很危险的,因为这时身体的平面面积会加大,被废墟等物体击中的几率比站着时要大,而且躺卧也不利于身体灵活活动。应该采取手抱头蹲下,降低身体重心;低头,用衣服、枕头等护住头颈,不要压住口鼻;或抓住身边牢固的物体,防止摔倒或身体移位。

误区四:不走楼梯乘电梯

部分住在高楼层的居民可能认为,在遇到地震时乘电梯下楼会比较快。其实,发生较大地震时可能会导致电梯故障,或者因停电导致电梯停运,乘坐电梯逃生很可能被困在电梯里面。因此,地震发生时在高楼中,千万不能使用电梯。如果刚好在搭乘电梯时遇到地震,一定要将操作盘上各楼层的按钮全部按下,一旦停下,迅速离开电梯,找安全位置避难。

那么,收到地震预警的第一时间,如何科学避震自救呢?

01 家庭避震秘籍

(1)冷静判断

地震发生时,至关重要的是要有清醒的头脑。只有镇静,才有可能运用平时学到的地震知识判断地震的大小和远近。记住,近震常以上下颠簸开始,之后才左右摇摆。远震却少上下颠簸感觉,而以左右摇摆为主。

(2)就近躲避

如果感觉晃动很轻,说明震源比较远,只需躲在坚实的家具旁边就可以。大地震从开始到振动过程结束,时间不过十几秒到几十秒,因此抓紧时间进行避震最为关键,不要耽误时间。

(3)选择合适避震空间

室内较安全的避震空间有:承重墙墙根、墙角;有水管和暖气管道等处。屋内最不利避震的场所是:没有支撑物的床上;吊顶、吊灯下;周围无支撑的地板上;玻璃(包括镜子)和大窗户旁。

(4)做好自我保护

选择好躲避处后应蹲下或坐下,脸朝下,额头枕在两臂上;或抓住桌腿等身边牢固的物体,以免震时摔倒或因身体失控移位而受伤;保护头颈部,低头,用手护住头部或后颈;保护眼睛,闭眼以防异物伤害;保护口鼻,有可能时,可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以防灰土、毒气。

02 学校避震秘籍

(1)正在上课时怎样避震

无论教室是楼房还是平房,同学们都要在老师的指挥下,迅速躲在各自结实的课桌下;千万不要慌乱拥挤外逃,待地震过去后,在老师带领下有组织地疏散;

(2)在操场或室外怎样避震

若在开阔地方,可原地不动,蹲下,注意保护头部;注意千万要避开高大建筑物或危险物;震时千万不要回到教室去;不要乱跑、乱挤,待地震过去后,再按老师指挥行动。

特别提醒

一切行动听从老师的指挥;

同学之间要互相照顾;

大同学要照顾年小体弱的同学;

要关心、照顾残疾同学。

03 户外避震秘籍

在户外遇到地震时,应该就地选择开阔地,趴下或蹲下避震;不要乱跑,避开人多的地方;不要随便返回室内。要远离山崖、陡坡、河岸及高压线等。避开高大建筑物或构筑物:楼房,特别是有玻璃幕墙的建筑;过街桥、立交桥;高烟囱、水塔下。避开危险物、高耸或悬挂物:变压器、电线杆、路灯、广告牌、吊车等。要保护好头部,避开危险之处。避开其他危险场所:狭窄的街道、危旧房屋、危墙、女儿墙、砖瓦及木料等物的堆放处。

04 公共场所避震秘籍

在群众集聚的公共场所遇到地震时,最忌慌乱,而应有组织地从多路口快速疏散,否则将造成秩序混乱,相互压挤而导致人员伤亡。

1.如果你正在影剧院、体育馆等处遇到地震时,要沉着冷静,特别是当场内断电时,不要乱喊乱叫,更不得乱挤乱拥,应就地蹲下或躲在排椅下,注意避开吊灯、电扇等悬挂物,用皮包等物保护头部,等地震过后,听从工作人员指挥,有组织地撤离。

2.地震时,你正在商场、书店、展览馆等处,应选择结实的柜台、商品(如低矮家具等)或柱子边,以及内墙角处就地蹲下,用手或其它东西护头,避开玻璃门窗和玻璃橱窗,也可在通道中蹲下,等待地震平息,有秩序地撤离出去。

3.正在上课的学生,要在老师的指挥下迅速抱头、闭眼,躲在各自的课桌下,绝不能乱跑或跳楼,地震后,有组织地撤离教室,到就近的开阔地带避震。

4.正在进行比赛的体育场,应立即停止比赛,稳定观众情绪,防止混乱拥挤,有组织有步骤地向体育场外疏散。

05 写字楼内避震秘籍

震时保持冷静,震后走到户外。

这是避震的国际通用守则,国内外许多起地震实例表明,在地震发生的短暂瞬间,人们在进入或离开建筑物时,被砸死砸伤的概率最大。千万不可在慌乱中跳楼,这一点极为重要。

寻找安全空间躲避

蹲在暖气旁较安全,暖气的承载力较大,金属管道的网络性结构和弹性不易被撕裂,即使在地震大幅度晃动时也不易被甩出去;暖气管道通气性好,不容易造成人员窒息;管道内的存水还可延长存活期。更重要的一点是,被困人员可采用击打暖气管道的方式向外界传递信息,而暖气靠外墙的位置有利于最快获得救助。

特别提醒

当躲在茶水间、卫生间这样的小开间时,尽量离炉具、煤气管道远些。若茶水间、卫生间处在建筑物的犄角旮旯里,且隔断墙为薄板墙时,就不要把它选择为最佳避震场所。此外,不要钻进柜子里,因为人一旦钻进去后便立刻丧失机动性,视野受阻,四肢被缚,不仅会错过逃生机会还不利于被救;躺卧的姿势也不好,人体的平面面积加大,被击中的概率要比站立大5倍,而且很难机动变位。近水不近火。这是确保在都市震灾中获得他人及时救助的重要原则。一旦被困,要设法与外界联系,除用手机联系外,可敲击管道和暖气片。

初审:黄臻

复审:马林虹

终审:袁志宏

分享到:
头条推荐
2025中国航天日(湖南)科普周在南岳启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