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哇塞,好神奇啊!一个小小的冬瓜拱模型,竟然能够承载这么重的物体。”11月26日下午,邵阳市隆回县桃花坪街道高田完全小学六年级教室里,老师们正在组织学生探究古石拱桥的力学原理。学生们欢呼雀跃,惊诧于眼前所见到的一幕。
针对家乡的古石拱桥,师生们通过查阅资料发现,石拱桥自身的结构包含圆的桥洞、方的石块、弧的桥背,方、圆之间相处和谐得体,力学与美感的规律相融合。
于是,师生们一起动手,即时做了一个冬瓜拱,用实验探究中国古石拱桥的结构、承重力学原理。拱结构是拱形,承载重量时,能把压力向下、向外传递给相邻的部分,拱形各部分依靠石砖的相互挤压,以此达到平衡,结合得更加紧密。建造之前,需先做模架,把石砖固定。水泥、石灰之类的粘结物用得少,因为它们对承受重力方面起不了多大作用。
王双进、宋千朵老师指导雨山完小学生制作的手工拱桥模型
通过探究性学习,学生们不仅认知了古桥,更意识到保护古老桥梁建筑文物的重要性。师生们继续探究以古桥为载体进行旅游开发理念设计,让古文物成为新农村的一道靓丽风景线。
初审、一校:余莎
复审、二校:刘新
终审、三校:蔡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