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艘桅帆船行驶在茫茫的大海上,船上的淡水眼看就要耗尽了。口干舌燥的水手们为了争抢最后一点淡水,爆发了拳脚冲突。打斗中,一个水手被同伴扔进了大海,狠狠地呛了一大口海水,他随即大喊起来,不过喊的不是“救命”,而是狂喜地大吼:“淡水!淡水!”起初,船上的人以为他是神经错乱,可是看到他大口地喝着海水,水手们停止了斗殴,纷纷跳入海中,试探着喝起来,继而开怀痛饮......
你不要以为我是探险小说看多了,正在虚幻的世界里梦游。这是实实在在发生的事情,哥伦布的航海日志清清楚楚地记录了1498年发生在南美洲东北的奥里诺科河口附近大海上的奇妙一幕。
众所周知,海水是苦、涩、咸的,置身汪洋却无法饮用,那么哥伦布和他的船员们是得到了上帝庇佑?还是大海中确实有淡水区存在呢?答案是肯定的。
目前已经知晓的海洋淡水区有我国福建漳浦县古雷半岛东面的玉带泉淡水区、阿根廷立普拉塔河口附近的淡水区、希腊东南爱琴海淡水区等,最著名的是美国佛罗里达半岛东面的淡水区,每天有350多万立方米的淡水生成。人们不禁要问,这些海洋里的淡水区是怎么形成的呢?
在科技落后的时代,人们敬畏大自然的造化,给大海中的这些淡水区域赋予了神秘色彩。比如福建古雷半岛东面的淡水区之所以被称为玉带泉,就有着一个古老的传说:南宋末年,元军兵临城下,杨太后带着幼帝从海上逃亡广东。船到古雷半岛东面时,没有了淡水,幼帝渴的奄奄一息。太后跪在船头向苍天祈祷:“若天不灭我大宋,愿海中涌出甘泉!”说完,将幼帝所佩玉带投入海中。顿时,奇迹出现了,大海中涌出了甘甜的淡水。
当然,这只是个美丽的传说。随着科学家的不懈探索,已经撩开了部分海洋淡水区形成的神秘面纱。
美国的科学家研究发现,佛罗里达半岛东面外海有一个小盆地,底下埋藏着丰富的淡水.由于受到巨大静压力的作用,淡水以泉的形式喷出,形成了一个流量40立方/秒的海底淡水泉,源源喷出的水流顶开海水,形成了淡水区。
而大河入海口附近的海上淡水区则成因有二。一是由于河流入海的水量巨大,淡水不能瞬时与海水混合,就浮在海面上,形成一个范围很大的淡水区。刚果河河口附近大西洋上的淡水区就是这样形成的。二是在一些大河河口外的海底,都有第四纪晚更新世的下切古河道,其充填的沙砾层是和陆地连通的含淡水层,活动断层穿过的地方会出现淡水涌出。哥伦布航海发现的奥里诺科河口海上淡水区的形成就与这种情况相关。
但是,也有至今找不到成因的海上淡水区。20世纪80年代,苏联科学家在远东太平洋上发现了一处淡水区。但它既不是海底淡水泉,又远离大河入海口,留下了一个至今没有揭开的谜。
大海隐藏的奥秘总是让人惊喜之余顿生敬畏。但随着卫星遥感、红外线空间摄影等科技的应用,相信会发现更多的海洋淡水区。远航的船只可以在这些区域补给淡水,延续航程。水手们兴致来了,可以跳进海里畅饮一番,痛快地洗个淡水澡,说不定还能钓到淡水鱼哦。倘若这些资源被有效开发利用,对于淡水资源日益缺乏的世界将是莫大的福祉。
初审:成自来
复审:成自来
终审:陈光中